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脂肪與肌肉發育

1.脂肪組織 脂肪組織的生長主要表現為脂肪細胞數目的增加和體積增大。 脂肪細胞數目增加從胎兒中期開始到1歲末達高峰, 以後呈減速增加。 2—15歲時脂肪細胞數目增加約5倍。 脂肪細胞體積的增大從胎兒後期至出生時增加1倍, 以後逐漸減慢, 學齡前期至青春前期脂肪細胞大小變化不大。 青春期生長加速時, 脂肪細胞體積又增加。 全身脂肪組織占體重的百分比與生長速度一致:出生時占體重的16%, 第一年增加至22%, 以後逐漸下降, 5歲為12%~15%。 青春期第二生長高峰時, 此百分比有明顯性別差異, 女孩為24.6%, 2倍于男孩。

皮下脂肪占全身脂肪的50%以上。 皮下脂肪測量不僅可反映全身脂肪量的多少, 還可間接判斷體成分、體密度以及肥胖與營養不良的程度。 實際工作中測量二頭肌、三頭肌、肩胛下角和髂上四個部位的皮脂厚度, 很少測量腹部皮下脂肪層。

2.肌肉組織的生長 胎兒期肌肉組織生長較差, 出生後隨著活動增加逐漸生長, 基本與體重增加平行。 兒童肌肉纖維較細, 間質組織較多。 生後肌肉的生長主要是肌纖維增粗, 5歲以後則肌肉增長明顯, 並有性別差異。 男孩肌肉占體重比例明顯大於女孩。 出生時嬰兒肌肉張力較高, 以四肢屈肌為著。 隨大腦皮層的發育, 1~2月後肌張力逐漸減退, 一般上肢到2~2.5月齡, 下肢3~4月齡肌張力正常, 肢體可自由伸屈活動。


肌肉的生長與營養狀況、生活方式、運動量密切有關。 從小讓嬰兒經常進行被動或主動性的運動, 如俯臥、翻身、爬行、行走、體操、遊戲等, 可促進肌肉纖維增粗, 肌肉活動能力和耐力增強。 可通過觀察兒童主動運動的靈活程度和被動運動時肌肉抵抗程度, 觸診肌肉發達情況以及握力來檢查兒童肌肉生長。 肌肉生長異常可見於重度營養不良、進行性肌萎縮等病症。

家庭醫生線上專稿, 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