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嬰兒感知訓練的5方法和4誤區

在孩子還不會說話的嬰兒期開始, 家長就要逐漸對寶寶進行感知訓練, 但是要講究方法。 錯誤的感知訓練方法對寶寶來說是有損身體健康和成長發育的哦, 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些嬰兒感知訓練的方法, 快來一起看看吧。

嬰兒感知訓練的方法

注視活動:可用硬紙片自製黑白兩色的卡片, 約為一塊方瓷磚大, 內容可有靶心圖、棋盤圖等對稱性的圖譜, 可以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等漢字或放大的父母彩照, 也可以把拆開的畫報等放在距離寶寶眼前20釐米處, 讓孩子注視。

追視活動:用直徑約10釐米的紅球或大吹氣動物或你的笑臉,

距寶寶眼前20釐米處, 待其注視後, 再從左到右、從上到下或成環形緩緩移動, 讓他的視線追隨你移動的物體。

言語:出生後, 就可以在寶寶身旁10釐米處輕輕呼喚他的乳名, 使他聽到聲音後轉過頭來。 每天都要給他念節奏短小, 朗朗上口的兒歌, 或輕輕哼歌謠。 無論是給孩子餵奶、洗澡、換尿布或抱起孩子時, 都要在他眼前用溫柔親切、富於變化的語調反復地和他說話, 告訴他你正在做什麼。

音樂:把寶寶在胎兒時聽過的音樂再放給他聽, 音量比大人在室內說話的聲音稍大些為宜。 你可以結合寶寶的生活起居(如起床、餵奶、做操、遊戲、入睡前)播放適當的固定音樂, 既可增強寶寶的音樂記憶力,

又能説明寶寶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 還可以給寶寶聽模仿的動物叫聲和大自然中某些音響的音樂, 若再配上相應的實物或圖片, 讓寶寶看一看, 摸一摸, 就能使寶寶的聽覺、視覺、觸覺得到綜合的訓練。

追聲尋源:用嘩鈴棒、音樂盒、鐘錶、小杯和小勺、橡皮捏響玩具等多種發生體訓練寶寶的聽覺辨別力和方位聽覺。 可先將各種發聲體在寶寶視線內弄響給他聽, 並告訴他名稱, 待其注意後, 再慢慢移開, 讓寶寶追聲尋源, 當寶寶辨出聲源後, 再變換不同距離和方向。

那麼, 嬰兒感知訓練有哪些誤區呢?

嬰兒感知訓練的誤區

長大了自然就會協調:有的父母認為, 寶寶的身體不協調是年齡太小的原因, 長大了自然就會正常,

其實在0—3歲, 特別是6—12個月, 正是寶寶學爬、學走的關鍵期, 也是建立感覺統合能力最佳的時期, 錯過了時機, 寶寶的身體會有很多的潛力受到限制, 得不到充分的發揮。

遊戲也要有限制:有的父母會因為沙子、泥巴太髒而制止寶寶的遊戲, 其實每一個遊戲都有其可貴之處, 只要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 不要阻礙寶寶的興趣延伸。

學步車有利於早走路:有的父母為了讓寶寶快點學會走路, 用學步車來進行“輔正”, 其實這恰恰違背了成長的正常要求, 寶寶的爬行期是不可逾越的, 要盡可能讓寶寶爬行, 這樣才有利於四肢肌肉的發育, 為今後的成長里程奠定堅實的基礎。

感統訓練交給老師就行了:有的父母重視到了感統訓練,

卻認為有專業老師帶著寶寶就可以了, 無需家長費心。 其實訓練過程中的親子交流才是感統發展的重要基礎, 有了你的鼓勵與讚揚, 寶寶才會更加努力地去訓練, 而且有助於寶寶身心的健康發展。

嬰兒感知訓練, 家長要多多用心哦。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