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中老年患者飽受呼吸系統疾病的困擾, 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肺間質纖維化等, 有的因疾病長期臥床, 都會導致肺功能下降, 因此必須科學合理地進行呼吸運動鍛煉。
腹式呼吸就是一種簡單高效的呼吸運動鍛煉方法, 除了有助於增加通氣量, 降低呼吸頻率, 還能促進咳痰能力, 緩解呼吸困難。
胸腔是個上小下大的錐形腔, 膈肌位於胸腔的底部, 它只要移動一點就能明顯改變錐形腔的容積。 事實上, 膈肌向下移動1釐米, 通氣量就能增加250―350毫升。 有效的腹式呼吸訓練可使橫膈活動範圍增加2―3釐米。
腹式呼吸訓練的具體做法是:仰臥, 薄枕, 兩個膝關節下面分別墊上小枕頭;雙手分別放在胸前和上腹部, 閉上嘴用鼻子緩慢吸氣, 吸氣時腹部對抗手的壓力, 徐徐隆起;呼氣時, 讓腹肌收縮, 使腹部下沉, 放在腹部的手稍稍加壓用力, 以便進一步增高腹內壓, 使膈肌上抬。 呼吸期間胸廓儘量保持最小活動幅度或不動。 呼吸要深長而緩慢, 儘量用鼻而不用口。 呼吸的頻率保持在每分鐘7―8次左右, 吸氣與呼氣的時間比為1:2。
剛剛開始練習時, 一次堅持1―2分鐘即可, 每日兩次。 此後逐漸延長練習時間, 至每次10―15分鐘。 在掌握了仰臥位的腹式呼吸後, 可練習坐位或立位的腹式呼吸, 並逐漸養成平穩而緩慢的腹式呼吸習慣, 貫徹在日常生活當中。
全身性呼吸體操可取臥位、坐位和立位元, 具體步驟如下:
1.長呼吸。 全身肌肉放鬆, 用鼻吸氣, 口呼氣。 先練深長呼氣, 直到把氣呼盡, 然後自然吸氣, 呼與吸時間之比為2:1或3:1, 以不頭暈為度。
2.腹式呼吸。
3.動力呼吸, 隨著呼氣和吸氣, 兩臂放下和上舉。
4.抱胸呼吸, 兩臂在胸前交叉壓縮胸部, 身體前傾, 呼氣;兩臂逐漸上舉, 擴張胸部, 吸氣。
5.壓腹呼吸。
6.再抱胸呼吸。
7.下蹲呼吸。
8.屈腰呼吸。
以上每節各練10―20次, 每節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