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成分對人體的生理、藥理功效是多種多樣的, 歸納起來主要有如下八大保健作用。
喝茶的八大保健功效
1、興奮作用
茶葉的咖啡鹼能興奮中樞神經系統, 説明人們振奮精神、增進思維、消除疲勞、提高工作效率。
2、利尿作用
茶葉中的咖啡鹼和茶鹼具有利尿作用, 用於治療水腫、水滯瘤。 利用紅茶糖水的解毒、利尿作用能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
3、強心解痙作用
咖啡鹼具有強心、解痙、鬆弛平滑肌的功效, 能解除支氣管痙攣, 促進血液迴圈, 是治療支氣管哮喘、止咳化痰、心肌梗塞的良好輔助藥物。
4、抑制動脈硬化作用
茶葉中的茶多酚和維生素C都有活血化瘀防止動脈硬化的作用。 所以經常飲茶的人當中, 高血壓和冠心病的發病率較低。
5、抗菌、抑菌作用
茶中的茶多酚和鞣酸作用於細菌, 能凝固細菌的蛋白質, 將細菌殺死。 可用於治療腸道疾病, 如霍亂、傷寒、痢疾、腸炎等。 皮膚生瘡、潰爛流膿, 外傷破了皮, 用濃茶沖洗患處, 有消炎殺菌作用。 口腔發炎、潰爛、咽喉腫痛, 用茶葉來治療, 也有一定療效。
6、減肥作用
茶中的咖啡鹼、肌醇、葉酸、泛酸和芳香類物質等多種化合物, 能調節脂肪代謝, 特別是烏龍茶對蛋白質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 茶多酚和維生素C能降低膽固醇和血脂, 所以飲茶能減肥。
7、防齲齒作用
茶中含有氟, 氟離子與牙齒的鈣質有很大的親和力,
8、抑制癌細胞作用
據報導, 茶葉中的黃酮類物質有不同程度的體外抗癌作用, 作用較強的有牡荊堿、桑色素和兒茶素。
喝茶的注意事項
1、不宜飲濃茶
茶水一般在人體內能滯留3小時左右, 而濃茶滯留時間則更長, 這樣茶鹼在人體內積聚過多, 致使神經功能失調。 由於茶葉中鞣酸的作用, 可使腸粘膜分泌粘液功能下降, 發生便秘。 茶量一般每天以5~10克, 分二次泡飲為宜。
2、不宜空腹飲茶
早晨空腹不宜飲茶, 因為空腹飲茶, 沖淡了胃液, 降低了胃酸的功能, 妨礙消化, 並影響對蛋白質的吸收, 易引起胃粘膜炎症。
不宜用茶水服藥:茶葉中含有大量鞣酸。 如果用茶水服藥, 鞣酸同藥物中的生物鹼、蛋白質及金屬鹽等發生化學作用而產生沉澱, 勢必影響藥物療效, 甚至失效。 茶葉是有興奮中樞神經的作用, 凡服安神、鎮靜、催眠等藥物以及服用含鐵補血藥、酶製劑藥、含蛋自質藥物時, 均不宜用茶水送服。
3、不宜睡前飲茶
睡前兩小時, 最好不要飲茶。 否則會使精神過於興奮而影響入睡, 甚至引起失眠。 老年人睡前飲茶, 易心慌不安、多尿, 更會影響睡眠。 如因飲茶引起失眠, 即使服用安眠藥, 也是無濟於事的。
4、不宜飲茶過度
由於茶葉裡有咖啡因, 過度飲茶會引起煩躁、焦急、心悸、不安等症, 從而產生失眠;還會抑制胃腸, 妨礙消化, 降低食欲。 所以要注意飲茶適量。
5、不宜飲久泡茶水
飲茶要現泡現飲, 這樣效果好, 如泡時過久, 就會失去茶香, 使茶中維生素C、維生素B遭受破壞。 另外, 久泡茶葉其中咖啡因會積聚過多, 鞣酸大大增加, 會產生刺激作用, 特別是患有痛風、心血管與神經系統病者, 更應忌飲久泡的茶水。
6、不宜飲隔夜茶
茶水放久了, 不僅會失卻維生素等營養成分, 且易發餿變質, 甚至生黴。 茶水中的鞣酸還會成為刺激性很強的氧化物, 易傷脾胃引起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