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必常飽然後求美, 衣必常暖然後求麗。 ”皮膚是人體正常生理機構的一個主要部分, 除去具有保護機體功能和體溫調節作用外, 還具有吸收與排泄營養物質的功能, 是維護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 健康與否可通過皮膚這道屏障便可略知一二。
北大人民醫院營養科營養師呂淨提出, 健康人的皮膚應該是白裡透紅、有光澤且富有彈性, 而體弱或有營養不良、營養失衡者的皮膚則會顯得蒼白、無光澤、粗糙、無彈性。 因此, 飲食結構是否合理與皮膚健康關係很大。
蛋白質攝入不足可致皮膚鬆弛
蛋白質是皮膚亮麗不可缺少的營養元素。
同時, 蛋白質是合成血紅蛋白的重要養料, 如果蛋白質長期攝入不足, 不僅皮膚健康會受到影響, 嚴重者甚至會引起貧血等病症的發生, 對身體健康造成極度的影響。
果蔬維生素令皮膚潤滑美白
水果和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 而維生素與皮膚的健美也有著密不可分的作用。
維生素A可使皮膚潤滑, 保持其彈性, 有防止皮膚衰老的作用, 代表食品如動物肝臟、橙黃色蔬果、禽蛋、牛奶等。
維生素C是一種較強的還原劑, 可使細胞色素及分子氧還原,
健康飲水令皮膚保有彈性
環境的污染、氣候的轉變、精神壓力的增加, 再加上人們因年齡增長而導致的代謝減緩等因素都會造成皮膚水分的流失,
水是皮膚最基本的營養素。 水可以調節體溫, 保持皮膚彈性。 而皮膚只有在含有足夠的水分且具有適宜的溫度時, 皮膚中的脂肪顆粒才能充分顯示彈性功能, 才能使人體擁有豐潤光澤的皮膚。 因此, 對於健康成年人來講, 建議每日的飲水量要在2500毫升左右, 均勻地在全日內飲用。 記者 王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