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形人宜疏肝健脾
【體質特點】膚色蒼白, 頭小, 面長, 兩肩廣闊, 背部挺直, 身體小弱, 手足靈活。
【飲食調養】宜多服疏肝健脾, 清熱祛濕的食物, 如薏苡仁、淮山, 玫瑰花、郁金等。
【藥膳選擇】藥膳可選擇“郁金佛手蜜飲”:郁金15克, 佛手12克, 蜂蜜30克。 將郁金、佛手用冷水浸泡20分鐘後入鍋, 加適量水, 煎煮30分鐘, 去渣取汁, 待藥汁轉溫後調入蜂蜜即成。 有疏肝理氣, 清熱解鬱的功效。
火形人宜疏肝解鬱
【體質特點】皮膚赤色, 脊背肌肉寬厚, 臉形瘦尖, 頭小, 手足小, 步履穩重, 性情急。
【飲食調養】宜多服疏肝解鬱、清熱祛濕的食物, 如青瓜、蒜薹、枇杷、楊梅、番茄、扁豆、苡仁、木棉花、郁金、豬苓等。
【藥膳選擇】藥膳可選擇“扁豆苡仁粥”:扁豆20克, 薏苡仁30克, 木棉花30克, 豬瘦肉200克, 粳米200克。 將豬瘦肉洗淨, 切片, 扁豆、薏苡仁、木棉花洗淨, 與淘洗乾淨的粳米一同放入砂鍋, 加適量清水, 大火煮沸, 小火熬煮成粥即成。 有清熱健脾祛濕的功效。
土形人宜健脾祛濕
【體質特點】皮膚黃色, 面圓, 頭大、肩背豐厚, 腹大, 大腿到跳脛部都生得壯實, 手足不大, 肌肉豐滿。
【飲食調養】宜多吃清熱祛濕, 健脾理氣之品, 如冬瓜、香蕉、鳳梨、陳皮、淮山、扁豆、苡仁、雞蛋花等。
【藥膳選擇】藥膳可食用“半夏山藥粥”:法夏15克, 鮮山藥200克, 陳皮5克, 粳米200克。 將法夏用溫水淘洗數次, 以除去礬味, 再將山藥洗淨去皮, 切成丁。 把法夏、陳皮放入砂鍋內,
金形人宜疏肝清熱
【體質特點】體形比較瘦小, 但肩背較寬, 方形臉, 鼻直口闊, 四肢清瘦, 動作敏捷, 膚色較白。
【飲食調養】可多吃疏肝清熱, 益肺補腎之品, 如枇杷、茉莉花、薏苡仁、冬瓜仁、蜂蜜、桑椹、芝麻、花生等。
【藥膳選擇】藥膳可選擇“薏苡仁芡實橘皮粥”:薏苡仁50克, 芡實15克, 橘皮5克, 粳米200克。 將薏苡仁、橘皮洗淨, 與淘洗乾淨的粳米一同放入砂鍋, 加適量水, 先用大火煮沸, 再用小火煨熬成粥。 有疏肝解鬱, 培補脾腎的功效。
水形人防寒濕入侵
【體質特點】體形比較胖, 偏矮, 頭較大, 腮部較寬, 腹部較大, 膚色偏黑, 腰臀稍大, 手指短,
【飲食調養】預防寒濕入侵, 避免久居濕地。 應多吃健脾祛濕之品, 佐以調補肝腎之品, 如淮山、土豆、扁豆、鯽魚、豬肉、茯苓、土茯苓等。
【藥膳選擇】藥膳可選擇“參棗米飯”:太子參15克, 陳皮6克, 白術10克, 茯苓15克, 豬苓10克, 大棗20克, 粳米250克。 將黨參、陳皮、白術、茯苓、豬苓、大棗放在鍋內, 加適量水泡發後煎煮半小時, 去渣取汁備用。 將粳米淘洗乾淨, 放入鍋中, 加入藥汁及適量清水, 用大火煮沸, 小火煮成米飯即成。 有補氣養脾和胃的功效。
另外, 穀雨節氣以後是神經痛的發病期, 如肋間神經痛、坐骨神經痛、三叉神經痛等等。 可根據不同的病因, 對症治療。
就肋間神經痛而言, 多為臨床常見的一種自覺症狀, 表現為一側或兩側脅肋疼痛。
坐骨神經痛是指在坐骨神經通路及其分佈區內的疼痛而言。 多表現在臀部、大腿後側、小腿踝關節後外側的燒灼樣或針刺樣疼痛, 嚴重者痛如刀割, 活動時加重。 根據臨床症狀不同, 坐骨神經痛可分為四種類型:感受風邪為主的, 疼痛呈遊走性;感受寒邪為主的, 疼痛劇烈者;感受濕邪為主, 表現酸楚、麻木;發病急劇, 伴有發熱症狀。 凡是患上坐骨神經痛者, 都應根據上述四型, 辨證施治,
三叉神經痛是面部一定的部位出現陣發性、短暫性劇烈疼痛。 本病多發生於面部一側的額部、上頜或下頜部。 疼痛常突然發作, 呈閃電樣、刀割樣難以忍受。 該病的發病年齡多在中年以後, 女性患者較多。 其病因病機多為受風或肝火所致。 此外, 牙、口腔、耳鼻等疾病都能誘發本病。 在施治過程中, 要究其病因、辨其病症。 對感受風寒者, 要以疏通氣血為主;肝胃郁火者, 應以瀉肝胃之火為主;陰虛火旺者, 應以滋陰降火之法為主。 針刺對該病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穀雨節氣的氣溫雖以晴暖為主, 但早晚仍有時冷時熱之時, 早出晚歸的人更應加倍小心地呵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