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示, 在整個妊娠期中, 其後期的營養最為重要。 在孕期的後三個月中, 由於胎兒的迅速生長, 其體重的一半幾乎在此時期增加, 所以從孕婦的體型可看出, 腹部隆起的速度特別快。
多吃酸性食物 由於酸味能刺激胃酸分泌, 還能提高消化酶的活性, 促進胃腸的蠕動, 並增加食欲, 可減輕孕婦噁心嘔吐的反應。 孕婦懷孕二至三個月後, 胎兒骨骼開始形成, 構成骨骼的主要成分是鈣, 但是, 要使鈣沉澱下來形成骨質, 必須有酸味物質參與, 故孕婦吃些酸味食物能幫助胎兒骨骼生長發育。 酸味食物中大多含有孕婦和胎兒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維生素C。
補充鈣質 醫學研究表明, 如果孕期後三個月營養不良, 胎兒在產期死亡率高, 體重低於2500克的輕體重兒也多, 出生後一周內新生兒死亡率也高, 腦細胞數減少, 中樞神經的發育也受影響。 這樣的新生兒到了學齡前約有30%智力遲鈍、記憶力差。 此時孕婦若鈣攝入不足, 嬰兒還會得佝僂病和低鈣血症抽搐。
顯而易見, 孕期內鈣攝入充足, 可維持孕婦自身與胎兒生長之需。 研究表明, 自孕期七個月開始, 母體與胎兒都開始大量進行鈣貯備, 胎兒每日約貯備300毫克, 孕婦每日約貯備30毫克。 故懷孕後期鈣的每日攝入量應由孕期早中期的800毫克, 增加到不得少於1500毫克。
攝足蛋白質 醫學專家認為,
補鐵 在孕後期補充鐵更重要。 孕後期鐵需要量猛增, 由於母體血容量逐漸增大, 特別是孕晚期約增加1300毫升, 需額外補鐵650毫克。 同時胎兒、胎盤、臍帶的生長也需要鐵, 若不及時補鐵, 增加膳食中含鐵量高的食物, 有可能發生孕婦貧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