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自己買的胃藥為何總沒效

“和牙痛不是病”的觀念一樣, 忙碌的都市人也沒把胃痛、胃脹、胃腸不消化當回事兒。 感覺不適, 就去藥店找解藥, 可總有人吃了不少自行買來的胃藥卻總不見效。 專家表示, 胃藥品種繁多, 盲目吃藥, 沒有對症, 可能會掩蓋某些病如胃癌的症狀, 或加重病情, 尤其是去痛片等解熱鎮痛抗炎藥, 對上消化道有一定刺激性, 可引起胃粘膜的損害, 嚴重者可出現胃出血。

不良習慣和心理促使胃發病

“有胃病的人經常會有上腹疼痛、反酸噯氣、燒心或胃脘堵悶、食欲不振, 嚴重的甚至導致焦慮、營養不良、貧血等症。

”專家介紹說。 胃部健康關係到人體全身的營養供應, 關係到其他器官能否正常運轉。 但事實上, 徐克強發現, 很多市民平時不良的飲食習慣、休息習慣等等, 就是對胃部的重視程度不夠。 感到不適就診的, 約有半數患者不知道自己患胃病。 “原則上, 男性患胃病的幾率遠遠比女性大。 ”專家說:“因為男性的生活壓力更大, 常有抽煙、喝酒等不良嗜好。 ”胃病中慢性胃病是最常見的, 其主要病因是幽門螺桿菌感染, 其他如生活環境、飲食習慣、精神遺傳等因素共同促成慢性胃病的形成。

鎮痛抗炎藥刺激胃腸道

人的一生中都可能有過胃部不適。 專家提醒, 胃部反復疼痛、反酸、悶脹時, 最好先到正規醫院就診, 不要盲目到藥店購藥,

一是因為胃藥品種很多, 非專業醫生很難判斷哪種藥合適;二是因為盲目吃藥, 可能會掩蓋某些病(如胃癌)的症狀, 造成病情延誤。

專家指出, 患者自己濫用止痛藥的現象在臨床上較為常見, 有些非但達不到治療目的, 還可使病情進一步惡化。 像去痛片等解熱鎮痛抗炎藥, 多對上消化道有一定的刺激性, 也可引起胃粘膜的損害, 導致胃部疾患, 更可加劇原有的胃部病變。 臨床上不少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在發病前曾使用過上述藥物。 故日常請慎用這類解熱鎮痛抗炎藥, 最好在使用前能徵詢醫生意見。 即使是對胃粘膜無損害作用的止痛藥也不宜濫用, 以免掩蓋一些嚴重病變的病情而延誤了診治。

抑酸藥不能長期用

常用於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消化不良等藥有抑酸藥、抗幽門螺桿菌藥、胃黏膜保護藥、促胃動力藥這幾種。 臨床上常用的一些胃藥多偏於抑酸, 而不少抑酸藥又為非處方藥, 長期服藥的老胃病患者自主服用的情況較多。 然而並不是所有胃病病人都能吃抑酸藥。 通常是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潰瘍、慢性淺表性胃炎伴糜等才可使用。 長期服用抑酸藥除存在頭痛頭暈、腹脹厭食、便秘或腹瀉等不良反應, 特別是長期服用抑酸藥會使某一部分胃酸分泌受體被長期抑制, 易導致胃黏膜萎縮、胃酸減少、胃腸道菌群紊亂和亞硝酸鹽增高。 專家提出, 抑酸藥連續服用一般不應過長, 超過幾個月應該在服用抑酸藥的同時有必要加上胃粘膜保護藥,

而對那些反酸嚴重的患者還需要與促進胃腸動力的藥物合用。

專家提醒, 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病通過根治幽門螺桿菌感染, 多數可以治癒, 且療程短(最長2周)。 一般治癒後基本不會復發, 而重新感染幽門螺桿菌的幾率也很小。 專家介紹, 停藥一個月後, 再次檢查尿素呼氣試驗, 如結果是陰性的, 證明根除成功了幽門螺桿菌。

專家表示, 多數慢性胃病可通過根除幽門螺桿菌改善病情甚至治癒胃病;對胃癌前病變和癌前狀態進行根治幽門螺桿菌治療, 還有望預防胃癌的發生。

40歲後定期做胃鏡檢查

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得胃病, 甚至是胃癌;專家建議, 如果年輕人反復胃部不適、上腹痛, 要做個胃鏡檢查。

“但是, 平時沒有胃病的人, 40歲後最好能進行一次包括胃腸鏡的全面檢查, 以後酌情調整檢查的間隔時間, 以早期發現病變, 早期治療, 這是最經濟的策略。 ”專家建議。 他還指出, 患胃癌的高危因素包括胃癌家族史、手術後胃、萎縮性胃炎等。 一旦有以上情況, 建議成人至少每年胃鏡檢查一次。

目前, 胃鏡檢查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是膠囊內鏡檢查, 這種方法優點是患者僅需吞服一粒內置攝像與信號傳輸裝置的智慧膠囊, 隨胃腸蠕動沿途拍攝圖像, 醫生利用體外工作站, 瞭解受檢者整個消化道情況。 “但是, 它主要適合於檢查小腸, 對胃可能存在死角。 ”專家介紹:“因為胃體腔較大, 粘液較多, 蠕動較快, 膠囊內鏡會看不清楚, 造成漏診。即使膠囊胃鏡發現問題,還是要通過常規胃鏡取標本做病理檢查。而且費用昂貴。”

第二種是大家熟悉的電子胃鏡檢查。胃鏡檢查有兩個優點,一是直觀可控,通過肉眼可以全面檢查上消化道,判斷分析病情;二是檢查中懷疑有問題的,還可以取活組織作病理檢查。

但是,很多人之所以不願意做胃鏡,是因為對它有恐懼心理。

對於做胃鏡是否很難忍受,專家說:“胃鏡檢查一般只需3-5分鐘,最難受是在胃鏡進入食管時,醫生護士都會詳細交待如何配合,只要消除恐懼心理,積極配合,絕大多數的人都不會有太大反應,都能順利完成檢查。如果實在接受不了,可以選擇無痛胃鏡,即靜脈麻醉後再做胃鏡,當你睡醒時,檢查已經結束。”

一旦胃鏡檢查發現病變的,可酌情進行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檢測(通過胃鏡下活檢標本或13C/14C-尿素呼氣試驗),以決定是否進行根除幽門螺桿菌的治療。

造成漏診。即使膠囊胃鏡發現問題,還是要通過常規胃鏡取標本做病理檢查。而且費用昂貴。”

第二種是大家熟悉的電子胃鏡檢查。胃鏡檢查有兩個優點,一是直觀可控,通過肉眼可以全面檢查上消化道,判斷分析病情;二是檢查中懷疑有問題的,還可以取活組織作病理檢查。

但是,很多人之所以不願意做胃鏡,是因為對它有恐懼心理。

對於做胃鏡是否很難忍受,專家說:“胃鏡檢查一般只需3-5分鐘,最難受是在胃鏡進入食管時,醫生護士都會詳細交待如何配合,只要消除恐懼心理,積極配合,絕大多數的人都不會有太大反應,都能順利完成檢查。如果實在接受不了,可以選擇無痛胃鏡,即靜脈麻醉後再做胃鏡,當你睡醒時,檢查已經結束。”

一旦胃鏡檢查發現病變的,可酌情進行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檢測(通過胃鏡下活檢標本或13C/14C-尿素呼氣試驗),以決定是否進行根除幽門螺桿菌的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