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愛你自己

愛一個人意味著愛人類, 愛人類的人也會愛自己。 因為自己是一個人, 所以“自己”也自然成為了愛的對象, 就像其他人是我們愛的對象一樣。 因此自愛不是自私, 愛自己是永遠不能忘卻的。
在人生的艱難旅途上奔波勞碌的人們, 是否有過這樣的念頭, 抽出些本屬於自己的時間來留意一下:你是如何對待自己的?你相信自己嗎?你能瞭解自己的內心嗎?你能寬恕自己嗎?你能做自己的主人嗎?你能讓自己的真情實感自然流露嗎?你會欣賞自己的與眾不同嗎?一句話, 你是否真的愛你自己呢?
對於上面提出的問題,
很可能會有人反問道:愛自己不就是自私嗎?我們應該為別人無私地奉獻自己的愛, 自己怎麼可能去愛自己呢?長期以來, 人們普遍以為愛他人是善行, 愛自己卻是罪過, 似乎如果一個人愛自己, 就不會愛別人了。 人們把自愛和自私混為一談。 心理學家弗洛姆指出:自私的人只對自己有興趣, 一切為自己著想, 他不願給予, 只熱衷於接受, 他只是在盤算著能從中得到多少時, 才打量外部世界。 他對其他人的需要缺乏興趣, 對其他人的尊嚴缺乏尊重, 除了自己, 他一無所見, 他只是從別人對自己是否有用的角度來判斷每一個人和每一件事。 他從根本上是不能愛的, 自私的人沒有能力愛其他的人, 當然, 他們也沒有能力愛他們自己。

我們在所有那些能夠愛他人的人身上, 都會發現某種愛自己的態度的表現。
他們是善待自己的人, 首先他們相信自己。 為什麼人該相信自己呢?因為在這個世界上, 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因為你的身上有與眾不同的特質, 你所能做的事不一定別人也能做, 你身上的特質是別人無法模仿的, 別人是無法取代你在這個世界上應有的位置的。 在你的位置上, 你能看到自己的與眾不同的價值的存在, 所以你是有權力相信自己的。
你如果在給自己留下的心靈空間裡, 回味一下何時曾自動出現的想法和欲求, 體驗一下經常出現又瞬間飄走的情緒和感受, 你會發現自己有一個多彩的內心世界,
但由於你長時間地忽略了“她”的存在, 而使“她”綻開的鮮花已不再鮮豔, 使那真實的景色已變得朦朧和蒼白。 這時“她”需要你耐心的照料和欣賞, “她”需要你掙脫曾罩住你心靈的外殼, 跨出“應該”、“理所當然”、“必須”的羈絆。 這時“她”會還給你一個鮮活的“我”。 只有這個“我”才能產生愛的能力, 才能展現出光彩照人的無盡的魅力。
但是現實生活中,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因感受不到他人的愛而蒼老、憂鬱的女人。 她們在人到中年、回首往事時才警覺到, 這幾十年來都在為丈夫和孩子活著, 在為家人操勞的同時, 減損著人本性中曾存留的那對自己的關愛的能力。 丈夫和孩子得到了許許多多物質上的滿足, 可她自己卻失去了許許多多精神上的滋養和需求!當她孤獨的心靈苦守著荒蕪的家園時,
才發現自己已經未老先衰, 人老珠黃, 心靈之花枯萎了, 為他人付出愛的能力也衰竭了。 這是因為真實而鮮活的內心已不能再忍受那扭曲人性的壓抑了, 她更需要自愛。 得到自愛的方式只有一個, 那就是善待自己, 關注自己的需要, 尊重自己的情感和權利。 真正的愛對於愛的對象和施愛者自身來說, 是緊密相連, 不可分割的。 真正的愛可產生真情實感, 它意味著對他人對自己的關心、尊重和責任;它來自施愛者自身的愛的能力之中。 愛一個人意味著愛人類, 愛人類的人也會愛自己。 因為自己是一個人, 所以, “自己”也自然成為了愛的對象, 就像其他人是我們愛的對象一樣。
因此自愛不是自私, 愛自己是永遠不能忘卻的。 這樣你就會成為一個值得愛的人, 才會獲得他人的愛與尊重。

(以上內容僅授權家庭醫生線上獨家使用,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