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女士今年44歲,
女兒也已是20歲的姑娘了,
可近年來她總喜歡將自己打扮成小姑娘樣兒,
有時還穿戴女兒的衣物服飾,
周圍的人都說她老不正經、輕浮。
家人多次勸她都無濟於事,
萬般無奈,
女兒帶她來見我,
請我和她好好聊一聊。
經過一段時間的交談,
她向我吐露了心思。
原來,
陸女士的丈夫歐河是大學教授,
長得高大瀟灑,
男性魅力十足,
常有前衛的女學生給他寫熱情洋溢的信。
每次歐河收到這樣的信,
總是毫無保留地交給陸女士。
他這樣做的本意是讓妻子放心、信任自己。
可陸女士看過這些信後,
陸女士開始格外留心丈夫和同事、朋友對自己外在形象的評價。 有時與丈夫閒聊, 丈夫隨意說到某某看上去很年輕, 陸女士馬上就沉下臉來, 反問道:“你的意思是說我老了?”丈夫若說:“你去把頭髮染染吧, 都有白頭發了。 ”她馬上說:“你是不是嫌棄我?”搞得丈夫在家裡說話小心翼翼的, 生怕一不留意, 哪句話就引來她的不滿和無理取鬧。
陸女士變得憂鬱、焦慮, 而且敏感多疑, 常常一個人對著鏡子發呆, 甚至偷偷掉眼淚, 常常為一點小事兒就大發脾氣, 稍不如意就唉聲歎氣的。 最讓歐河受不了的是, 她開始懷疑自己的一舉一動, 常常對歐河突擊檢查,
可是, 陸女士的心病變得一天比一天重。 每當看到臉上又多了幾條皺紋, 頭上又添了幾根白髮, 她就愈發不安。 為了掩飾衰老, 她換上年輕人的衣服, 按年輕女孩兒的模式打扮自己。 她覺得這樣做既找回了年輕的感覺, 又有了安全感。
陸女士也聽到別人的議論, 說她整天將自己打扮成小姑娘樣, 太不穩重了。 還有的說她這樣做是在招惹別人注意, 本性太輕浮。 有一天, 她竟聽到有幾個小孩子在身後小聲喚她“老妖婆”。 對此她不以為然, 認為那是別人嫉妒她的表現, 因此不但不收斂反而更加變本加厲。
陸女士不覺得自己這樣做有什麼不妥的, 因此對家人的不理解感到很委屈。 “這都什麼年代了?還不允許我打扮得年輕漂亮點!難道人歲數大點, 就沒有穿漂亮衣服化漂亮妝容的資格了嗎?別人說什麼我不在乎, 家裡人這麼阻攔我, 我真的很傷心……”
點評:
確實, 無論哪個年齡段的人都有打扮的權利, 也沒有明文規定哪個年齡段的人的穿著必須依據一個什麼標準。 尤其在現在這樣一個講求個性和時尚的年代, 年輕人怎麼打扮都不出位, 為何要對中老年人說三道四、百般限制呢?
深入分析陸女士目前的心理狀態, 就會發現, 她長時期陷於對妝容、他人的評價的過度關注中, 而且無來由地忌妒他人的年輕,
要矯正陸女士這種異常心理狀態, 最根本的一點就是讓她接受人到中年的現實。 另外, 要消除她對婚姻、對丈夫的不信任感, 並且要讓她懂得——要增進夫妻感情, 靠的是相互理解和關心、家庭責任感, 而非年青的容顏、裝扮出來的美麗。 同時, 也建議家人能多抽時間陪陪陸女士, 讓她感受到親情的溫暖, 從而消除“自己老了”, “家人嫌棄自己”的想法和憂慮。
(以上內容僅授權家庭醫生線上獨家使用,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