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 這種“忙”真的是有效率麼?
回答這個問題很簡單, 把你一天處理的事情紀錄一下, 看看那些事情是產生績效的, 那麼是沒有產生績效的。 結果可能會嚇你一跳, 很多所謂忙碌的事情, 其實產生的績效很低, 很多忙碌是沒有價值的。 有時候的問題在於, 你處理事情的效率太低了, 因此只好依靠延長工作時間來解決問題。 這兩個誤區沒處理好, 就可能導致很多人忙碌不堪而沒有績效了。
管理時間是每一個職場人士的必修課, 可惜很多人都不及格。
首先, 管理自己的時間也要有戰略觀念, 那就是:你的目標是什麼?沒有清晰的目標,
在時間管理這個問題上, 有一個關鍵思想在於:你不要什麼事情都去做!做那些你不得不做的事情, 然後把其他事情更好的授權給他人來做。
而另一個關鍵則強調:要調整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習慣, 在精力最旺盛的時候處理最重要的事情, 保證自己最有工作效率, 所謂的“要事第一”。 處理好這兩件事情, 你就不會覺得那麼忙碌了。
如何提高個人的工作效率?
心理專家大衛·艾倫和托尼·施瓦茨都強調了提高專注力、排除各種干擾(尤其是電子郵件的干擾)對於提升工作效率的重要性。
大衛·艾倫發明了“GTD工作法”——先列出工作清單, 逐項推進的效能管理方法。 大衛·艾倫認為, 影響工作效率的最大阻礙是, 人們既沒有明確工作事項, 也沒有具體落實, 事情就一直縈繞在心頭, 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壓力, 卻沒有進展。 因此, 最好用記錄的方式, 將頭腦中的任務移出來, 安排好每一步行動, 做到心無掛念, 集中精力做好手頭的事情。
托尼·施瓦茨則認為, 人的能量包括四個基本層面——身體、情緒、思維、精神。
托尼·施瓦茨認為, 90%的人一上班就查收電子郵件, 這等於把工作安排的主動權交給了別人。 人們之所以對查收電郵上癮, 原因是這不費勁, 回復郵件讓人覺得短時間內做了不少事情。 而且, 能收到郵件說明別人需要你, 被需要的感覺挺不錯。 為了避免受到電子郵件的干擾, 一個人應該媒體定期處理自己的郵箱, 這樣可以避免郵件經常干擾我們的日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