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 是一種非常好的中藥材, 很多人都喜歡用黃芪泡茶來喝, 大家都覺得這樣對自己的身體有很多好處, 確實, 黃芪泡茶來飲用非常適合我們用來強身健體, 但是該如何用黃芪泡茶也是有講究的, 到底多少量的黃芪和多少量的水混合出來的效果最好呢?下面給大家介紹下黃芪泡茶的方法吧。
民間流傳著“常喝黃芪湯, 防病保健康”的順口溜, 意思是說經常用黃芪泡水當茶喝, 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 黃芪茶能補中蓋氣, 而且補而不膩, 可改善氣虛和貧血, 增強體質, 延年益壽, 若熊再加上枸杞、黨參、茯芩等藥材一起沖泡,
1、每天用黃芪30克左右, 水煎後服用。 或水煎好後代茶飲用。 用黃芪30克, 加枸杞子15克, 水煎後服用, 對氣血虛弱的人效果更佳。
2、取黃芪50克左右, 煎湯以後, 用煎過的湯液燒飯或燒粥, 就變成黃芪飯、黃芪粥, 也很有益。
3、還有些人喜歡在燒肉、燒雞、燒鴨時, 放一些黃芪, 增加滋補作用, 效果也不錯。
黃芪是可以泡水喝的, 不過一定要剛燒開的開水, 那樣才能夠泡出藥味, 不過最多也只能析出十分之三四的藥效而以, 有點浪費藥才, 建議應以煎煮為主那樣效果更佳。
黃芪泡水喝的功效
味甘, 性微溫。 能補脾益氣, 補肺固表, 利尿消腫。 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
1、補氣升陽
用於氣虛引起的脫肛、子宮脫垂、崩漏、眩暈乏力等, 並常與升麻、柴胡等同用。
2、固表斂汗
多用於體虛表弱所致的自汗。 如表氣不固, 外感風寒而汗出, 用黃芪配白術、防風治之, 久服必效。 就問健康
3、托瘡排膿
用於瘡瘍久不潰破而內陷, 有促進潰破及局限作用。 用於瘡瘍潰破後, 久不收口, 有生肌收口之作用, 且常配銀花、皂刺、地丁等。 就問健康
4、利尿消腫
用於陽氣不足所致的虛性水腫,
經過上面的介紹, 大家都知道黃芪泡茶的方法了, 確實還是很簡單的, 而且黃芪不僅泡水飲用對身體有好處, 也可以在做一些類型的菜的時候加一些黃芪進去, 滋補身體而且也能起到調味的作用。 上面還給大家詳細介紹了下黃芪泡水喝對身體的好處, 大家也可以詳細瞭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