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膳食>營養飲食>正文

秋老虎來襲,老人咋辦?

秋季到來, 氣候由熱轉涼, 空氣中水分減少, 於是人體產生了由乾燥引起的一系列生理變化, 常稱為“秋燥”。 秋燥主要臨床表現為口渴咽幹、聲啞乾咳、皮膚乾燥等症狀。 如果秋燥傷及胃腸, 則病人有心熱煩渴、不思飲食、大便幹結等現象。

一般健康人是能適應各種氣候變化的, 但是, 對於體弱多病的老年人來說, 的確是一種嚴峻的考驗。 由於這些老人對氣候變化不適應, 身體抵抗力降低, 寄生在上呼吸道的病毒和細菌就繁殖和活躍起來, 使老人們發生感冒或誘發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冠心病等疾病。

根據秋燥的特點, 在這個季節裡, 老年人應順應氣候變化以調攝精神, 鍛煉身體。 秋天氣候宜人, 是進行戶外活動的大好時光。 可根據自己的條件選擇散步、跑步、做操、騎車、登山等體育項目。 當然飲食方面保健是少不了的。

一、要注意飲食調節以抵禦“燥氣”

飲食上多吃富含維生素、蛋白質等物質的食物, 比如:番茄、黃瓜、冬瓜、蘿蔔;少吃油膩、油炸、燒烤、辛辣的食物。 這樣可以保持老年人體內的酸堿平衡, 更有利於秋季養生保健。

二、老年人立秋後不可過度進補

許多老年人喜歡在立秋後給身體增加營養, 一般俗稱進補。 一來為了增強體質緩解由於夏季天氣造成的身體消瘦, 二來增加營養把身體養膘, 為寒冬做好準備。 這樣做法並沒有什麼錯,

但是現在不少老年人過度進補, 易誘發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希望老年人要根據個人體質、合理飲食調理給身體適量進補, 千萬不可盲目進補。

三、立秋後仍需注意飲食衛生

老年人在立秋後仍需注意飲食衛生, 立秋後氣溫相對還是很高。 此時若不注意飲食衛生還是會造成老年人腹痛、腹瀉。 建議老年人在立秋後仍然少吃生冷食物、餐具認真清洗消毒、不吃蚊蟲叮咬過的食物、不吃剩菜隔夜飯。

${FDPageBreak}

四、選用養陰潤燥的食療方

根據“燥則潤之”的秋季養生法, 最好選用養陰潤燥的食療方。

梨粥:梨子2只, 洗淨後連皮帶核切碎, 加粳米100克, 和水煮粥。 秋季氣候乾燥, 人們常出現口幹鼻燥、乾咳無痰等燥熱病症,

而梨具有良好的潤燥作用, 用以煮粥, 可作為秋季常食的保健食品。

胡蘿蔔粥:胡蘿蔔250克, 洗淨切碎, 加粳米100克和水煮粥。 患有皮膚粗糙和夜盲症、眼乾燥症、少兒軟骨病的人, 食之大有裨益。 特別是秋季天氣乾燥, 人們多出現皮膚粗糙、口唇乾裂、兩眼乾澀、頭屑增多等症狀, 以胡蘿蔔煮粥食用, 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芝麻粥:芝麻50克, 粳米100克。 先將芝麻炒熟後, 拌入煮熟的粳米粥中同食。 適用於肝腎不足、頭昏目花、頭髮早白、脫髮、小兒頭髮色黃稀少及肺燥咳嗽、習慣性便秘者食用。 芝麻粥還有延年益壽的作用, 可作為老年人常服的保健食品。

菊花粥:菊花50克, 粳米100克, 先將菊花煎湯, 再將菊花湯與粳米同煮成粥。 具有散風熱、清肝明目的作用,

對秋季風熱感冒、心煩咽燥、目紅腫痛等, 具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