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生長, 陽氣生髮, 固古人形容春季為“有腳陽春”, 這時候來養生保健是最適合不過的了。 提醒大家, 適應冬去春來的季節變化, 需從飲食、起居、運動、情志多方面進行積極、合理的調節, 使得機體保持健康。
飲食:柔肝健脾益肺 適酸重甘增辛
春季飲食的基本原則是養陽為本, 養肝為先;飲食清淡, 多食蔬菜;多甜少酸, 平衡營養。
那麼春季該如何養肝呢?溫教授提出以下三點:一要適當增加一些酸性食物, 以適合肝的基本需求;二要及時補充足夠的水分, 降低對肝的損害;三要調節情志, 避免生氣動火。 同時,
穿衣:春捂秋凍 曬曬太陽
春季, 隨著氣溫回暖, 機體屏障開放, 人們對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減弱。 溫長路說, 現在的很多年輕人氣溫略有升高就減去過多的衣物, 尤其不注重腿部保暖, 容易受到風寒的侵襲。 有些女孩子不到夏天就把肚臍露出來, 導致腹痛、月經不調等多種不適, 對健康百害而無一利。 因此, 春天適當捂一捂, 可減少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統疾患的發生。 此外, 有空到室外曬曬太陽, 把衣物定期拿出去曬一曬,
運動:“量力而行” 以“慢運動”為主
春季乍暖還寒不適宜劇烈運動, 應以節奏緩和的運動為主, 避免因過度運動造成津液耗傷、陽氣損傷, 從而有悖於“春夏養陽”的原則。 溫長路指出, 春遊、放風箏、散步、慢跑、打太極以及並不劇烈的球類運動都是春季運動的良好選擇。 他還提醒大家, 慢運動也需適度, 並持之以恆, 運動時要及時補充水分。
養生小妙招:一是在清晨靜心清神, 做10—15分鐘的腹式呼吸。 此法不僅可養肺氣、提腎氣、促胃氣, 還對防治感冒、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有直接幫助。 二是完成呼吸運動後, 叩齒對合30—50下, 可使牙齒整齊緊密, 並增強牙周組織的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