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之後, 天氣逐漸暖和起來, 很多年輕人急於患上了春裝。 懂得養生, 保健身體的人不會這麼早就患上薄薄的春裝。 俗話說“二月休把棉衣撇, 三月還有梨花雪”, 乍暖還寒, 氣溫變化大, 過早的脫掉棉衣, 一旦氣溫下降, 就會難以適應, 身體抵抗力下降, 易患上各種呼吸系統疾病。 所以我們要適當的“春捂”, 但春捂也是要捂得恰到好處。
一、春捂要恰到好處:
1、把握時機
冷空氣到來前24~48小時未雨綢繆。 醫療氣象學家發現, 許多疾病的發病高峰與冷空氣南下和降溫持續的時間密切相關。 比如感冒、消化不良, 在冷空氣到來之前便捷足先登。
2、把握氣溫
15℃是春捂的臨界溫度。 研究表明, 對多數老年人或體弱多病而需要春捂者來說, 15℃可以視為捂與不捂的臨界溫度。 也就是說, 當氣溫持續在15℃以上且相對穩定時, 就可以不捂了。
3、注意溫差
日夜溫差大於8℃是捂的信號。 春天的氣溫, 前一天還是春風和煦, 春暖花開, 刹那間則可能寒流湧動, “花開又被風吹落”, 讓你回味冬日的肅殺。 面對“孩兒臉”似的春天, 你得隨天氣變化加減衣服。 而何時加衣呢?現在認為, 日夜溫差大於8℃是該捂的信號。
4、持續時間
7~14天恰到好處。
二、初春養生之道:
初春季節, 氣溫的急升驟降, 天氣的忽冷忽熱會刺激人體植物神經系統, 使一些體質較差的人, 體內功能發生紊亂, 調節失控, 出現不平衡, 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 容易被某些病菌、病毒攻破“防線”而疾病纏身。 因此, 在這個“非常”時期即將到來之際, 大家需要在衣、食、住、行方面備加注意, 應掌握正確的養生之道。
1、應注意加強體育鍛煉, 提高身體素質
2、建議利用節假日並選擇好利於出行的天氣,
3、保持良好、樂觀的心態, 避免元氣外泄、耗氣傷陰
4、天氣冷時及時增衣, 天氣暖和時也應適當“春捂”, 以避免外感風寒
5、飲食上要減肥膩、少吃葷、多食新鮮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