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骨科>正文

骨質疏鬆纏上中青年

骨質疏鬆患者年輕化和當前人們生活方式改變有很大關係。 隨著生活節奏加快, 青壯年人群工作忙碌、易忽視對健康“儲蓄”, 加之營養失衡、吸煙酗酒、多坐少動等不良生活習慣, 導致骨質疏鬆發病率增加。 從出生後骨骼逐漸生長發育, 一般 30--35 歲左右骨量達到最高值, 以後骨量隨年齡增加逐漸減少, 骨微細結構逐漸被破壞、骨脆性增加, 易致骨質疏鬆。 骨密度下降後幾乎不可恢復, 目前醫學上也尚無安全有效的方法能幫助已疏鬆骨骼恢復原狀。 骨質疏鬆發病之初無明顯症狀、易被忽視, 當發生腰背疼痛乃至骨折後才去診治往往已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所以也被稱為“隱性殺手”。

骨質疏鬆與一些不良習慣有密切關係。 不少中青年白領尤其是女性過度追求苗條身材, 採取長期不科學節食等方式盲目減肥, 造成鈣攝入量不夠, 骨量往往明顯偏低, 影響骨密度, 易致骨質疏鬆症, 一旦發生扭傷、摔倒、擠壓等意外時會較他人更易骨折。

長期吸煙會造成人體免疫功能低下, 抑制骨形成, 從而誘發骨質疏鬆症。 長期大量飲酒可引發機體營養代謝失衡, 使維生素 D 合成減少、抑制腸道對鈣和維生素 D 的吸收, 導致骨骼嚴重缺鈣。

現代生活中, 不少青壯年白領都習慣以車代步、電梯代替樓梯、終日面對電腦、缺乏運動與陽光照射,

且不正確的坐姿和長時間保持某種姿勢會使骨骼負重過大, 都不利於鈣質吸收與保留。

預防骨質疏鬆尤應避免以下不良生活習慣:食用過多肉類和鹽, 會促使鈣質排出, 加速鈣流失。 而咖啡、可樂中的咖啡因, 過量攝入後也抑制骨質對鈣鹽的攝取利用, 導致骨密度降低、引發骨質疏鬆。

嚴重的骨質疏鬆易導致骨折、駝背等問題。 日常生活中, 易得骨質疏鬆的市民除了在飲食上要多吃蛋、奶和豆製品等, 最好一年做一次骨密度檢測, 瞭解骨骼狀況, 從而儘早採取防治措施。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