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寶典 運動讓孩子更健康
運動對孩子更重要
北北:2歲 北北媽媽:大學老師
地理環境是北北媽媽選擇早教中心的最重要標準之一。 此外, 可以幫助孩子提高運動量, 減少社交問題。
因為剖腹產出生, 北北有點不愛運動, 而且社交能力較差, 平時是我和他姥姥一起在家裡帶孩子, 缺少夥伴玩, 到了一歲半, 就覺得他社交方面很差, 陌生人來家裡他就會哭。
如果一歲半的孩子見到陌生人還哭, 問題就很突出了。 北北還怕去陌生的場所, 到公園也不興奮。 當時帶他去早教機構, 到門口就哭, 不肯進, 我覺得情況蠻嚴重的,
地理環境是我選擇早教中心的最重要標準之一。 選擇靠近社區的中心, 是比較認同這家的教育理念, 自己瞭解到的美國和日本早教理念都很強調運動, 我認為運動對孩子更重要一些, 當天晚上就決定, 第二天就來繳費。
北北剛開始社交能力不好, 經常哭, 可是堅持有規律地上課, 大概一個半月孩子就適應並喜歡上那個環境, 回家的時候偶爾會把上課內容、老師唱的歌說出來唱出來, 課堂的一些遊戲都很生活化,
我覺得最大的進步是社交方面, 現在對人很大方, 運動方面進步也比較大, 平衡好了摔跤就少了, 感覺小孩子比以前更開心, 更自信。 我不是專家, 對大腦沒什麼研究, 但我覺得是好的影響。
專家點評
孩子的身體發展對於他的全面發展和將來的幸福是必不可少的, 健康的身體是他生活和學習的基礎。 身體發展包括體態的發展和變化, 即小肌肉運動(手、眼)和大肌肉運動技能的增加和協調、感官發展(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和嗅覺)以及牙齒發育。
教育孩子是鬥智鬥勇的過程
朵朵:2周歲 朵媽:29歲, 機關工作人員
女兒誕生之初, 朵媽就開始思考女兒的教育問題。 0-3歲是孩子智力發展的最佳時期,
女兒性格活潑開朗, 但又有些固執, 喜歡說話、跟別人交流。 我會在她心情好的時候去灌輸她一些道理和做法, 等到她哭鬧的時候再跟她講道理, 她就會比較容易接受。 比如我平時會經常跟她說:“聽話的孩子才是媽媽的乖娃娃。 ”然後在她鬧情緒、耍賴皮的時候, 我會跟她說“朵朵不聽話, 不是乖娃娃了, 媽媽生氣了”這個時候她就會很緊張, 會跑過來摟著我說:“媽媽不生朵朵氣了, 朵朵聽話!”
有段時間她突然愛打人, 她打一下, 我就會打她手掌一下, 問她疼不疼, 她會哭著說:“疼!”我就說:“那你打別人, 別人也疼啊。 ”兩三次之後, 她就不再打人了。
教育孩子是一個鬥智鬥勇的過程。 比如女兒1歲左右剛學會走路的時候很喜歡自己下地走, 1歲半的時候突然就不喜歡自己走路了, 老是要抱抱。 一放下地就說“怕怕, 媽媽抱!”我會跟她說, “朵朵, 你看前面那些小朋友走路走得真好, 朵朵也下來, 自己走, 跟弟弟、妹妹比一比看誰走得快。 ”她就會自己溜下去, 大步大步地走。
參加早教培訓, 一開始女兒很難安靜下來聽老師講課, 滿教室跑。 在老師們的耐心引導下, 慢慢地開始適應課堂生活, 上課的時候會安靜地聽老師講課, 配合做動作, 跟其他小朋友互動。 平時在路上碰到小同學的時候會主動跟他們打招呼。 平時老師會誇這個小朋友表現得好, 孩子為了得到老師的誇獎,
早教中心也是家長們學習的平臺。 以前每次帶女兒出去玩的時候我都會跟在她身邊, 後來老師說, 可以讓她自己跟其他小朋友玩, 我遠遠地看著就好。 後來嘗試, 效果還是很好的, 我不在, 女兒想要什麼東西的時候就會自己去跟小朋友說, 然後跟他們一起玩。
專家點評
媽媽的想法和科學的早教觀有多處衝突。 這裡只作一個提醒:0-8歲是孩子腦發育的關鍵期。 0-3歲是孩子各方面能力成長的基石。 孩子為什麼總是要聽話做乖孩子?是孩子不知道安全意識還是家長要將個人的意識加給孩子?孩子成長過程中, 不應有緊張感!再者, 成人不總是對的。 為了讓媽媽不生氣而聽話是不好的。 應該是不做可能傷害自己和別人的事。 只要不傷人傷自己的事,都可以嘗試。我們希望孩子成人後有個性和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要到了成人,還要從媽媽那兒得到解決問題的答案!學會放手:相信孩子能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結:綜上所述,在對待孩子教育方面,一定要堅持和仔細觀察,不斷開導和引導,要做到讓孩子全方位發展,包括正常的運動,都要從小開始教育和養成良好的習慣。家長們,在教育孩子方面,一定要採取正確的方式。(文章原載于《健康忠告》,刊期:2012.5-6月,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並不代表三九養生堂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只要不傷人傷自己的事,都可以嘗試。我們希望孩子成人後有個性和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要到了成人,還要從媽媽那兒得到解決問題的答案!學會放手:相信孩子能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總結:綜上所述,在對待孩子教育方面,一定要堅持和仔細觀察,不斷開導和引導,要做到讓孩子全方位發展,包括正常的運動,都要從小開始教育和養成良好的習慣。家長們,在教育孩子方面,一定要採取正確的方式。(文章原載于《健康忠告》,刊期:2012.5-6月,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並不代表三九養生堂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