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肘管綜合征解剖與病因

肘管位於肘後內側, 肱骨內上髁後方, 由四壁及上下兩口組成, 頂是肘後弓狀韌帶, 它位於尺側屈腕肌兩頭之問, 呈底向上尖向下的不規則三角形, 其纖維由外上向內下走行;底是肘關節尺側副韌帶的中部, 後部纖維以及尺骨冠突內側結節;內側壁為肱骨內上髁、尺側屈腕肌與指淺屈肌的共同起始腱;外側壁為尺側屈腕肌尺骨頭的起始腱。 上口由弓狀韌帶上緣、肱骨內上髁、尺側副韌帶及尺骨冠突組成;下口由尺側屈腕肌、指淺屈肌及尺側副韌帶組成。 尺神經、尺側上副動脈或尺側後返動脈由肘管中通過。

肘管綜合征的發生與肘管的結構特點有關。 解剖研究表明, 肘管的以下結構與肘管綜合征的發生有關:①肘管的解剖結構在肘關節運動時發生改變。 肘管頂部的弓狀韌帶在伸肘時鬆弛、屈肘時緊張, 並隨屈肘程度的加大而增大。 同時屈肘能引起弓狀韌帶向近側伸展, 造成肘管上口關閉和狹窄, 壓迫神經。 弓狀韌帶肥厚者更易發生。 ②肘關節運動時肘管間隙的容積及形狀發生改變, 屈肘時肘管外側的尺側屈腕肌起始部收縮, 纖維腱膜皺縮變厚, 加之肘管後側壁的尺側副韌帶向管腔內突出, 加重肘管狹窄。 ③肘關節的伸屈不僅使尺神經受到牽拉, 肘管內的神經營養血管在神經受到牽拉時也受到擠壓,

加重神經缺血。 Schuind等發現在肘管從完全伸直到完全屈曲的過程中, 肘管被拉長45%, 尺神經被相應拉長。 ④肘管內的骨性組成成分在肘管伸屈時, 由於尺神經在肘管內滑動對神經產生摩擦損傷。 ⑤尺神經的反復脫位與半脫位可能誘發或加重尺神經的損傷, childress(1956)發現部分人在屈肘時尺神經可從尺神經溝中向前方脫位或半脫位, 其發生率大約在16%左右, 楊敏傑通過對國人的研究顯示尺神經半脫位的發生率為8.3%, 彭峰等報導肘部尺神經半脫位的發生率為8.9%, 但他們同時發現尺神經半脫位與肘管綜合征的發生似無直接關係。 ⑥肘管綜合征的發生與肘關節的外傷也有很大的關係, 肘關節外傷後, 肘管內出血, 纖維瘢痕形成, 局部骨質異常增生,
骨折畸形癒合如肘外翻等, 均可通過直接壓迫神經或改變肘管的結構, 損傷尺神經, 引起臨床症狀。 ⑦肘管周圍的腫瘤及其他病變也可對尺神經造成壓迫, 如腱鞘囊腫、肘關節的慢性滑膜炎、類風濕性滑膜炎等。

相關用戶問答
  • 2回答

    肘管綜合征能夠自己康復嗎

    你好,肘管綜合征手術後一般需要半個月的時間恢復。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左肘關節功能鍛煉,一般2個多月就基本康復。 [詳細答案]

  • 2回答

    什麼是肘管綜合征?

    因肘部創傷性關節炎而出現尺神經受壓,在尺側腕屈肌兩頭之間有一增厚的纖維帶,壓迫尺神經,稱之為肘管綜合征。在肱骨內上髁與尺骨鷹咀之間有一弧形窄而深的骨溝,有深筋膜橫架于上,形成一骨性纖維鞘管,即尺神經... [詳細答案]

  • 2回答

    腕管綜合征手術

    腕管綜合症非手術治療方法很多,包括支具制動和皮質類固醇注射等。如果保守治療方案不能緩解患者的症狀,則要考慮手術治療。 [詳細答案]

  • 3回答

    腎病綜合征停藥一年後復發

    腎病綜合症在小兒腎臟疾病中較為常見,小兒單純性腎病綜合征的發病年齡多在2—7歲之間,預後良好;1.首先對症治療:水腫明顯的腎病綜合征者利尿,血壓高的腎病綜合征者降壓.2.防治感染:針對小兒腎病綜合征... [詳細答案]

  • 3回答

    8歲小孩有腎病綜合征,哪裡能治

    小兒腎病綜合征需要用皮質激素治療效果好,但停藥以後容易復發,用藥時間比較長,停藥要慢,需要按醫生用藥計畫治療,定期到醫院複查小便,不能自己停藥。腎病綜合症患兒在病情穩定期,一般都還需要用藥。老師和保... [詳細答案]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