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太極拳對人體健康是有極大益處的, 練習太極是一種時代潮流, 但是開始的時候大家都會犯各種錯誤, 我們應該不斷發現錯誤並及時糾正, 仔細研究每個式子 間的關係, 太極雖柔和, 但畢竟是武術, 應達到強身健體的作用。 今天讓小編和你一起, 看看哪些是練習太極時應注意的, 以及各式太極拳的區別。
任何人練太極拳開始都會有各種各樣的錯誤, 不斷地糾正錯誤, 水準就會不斷提高, 糾正錯誤的過程也是個鍛煉的過程, 所以練太極拳不能怕出錯而縮手縮腳, 要大膽動。 太極拳順應人體規律,
下面讓我們來看一看24式太極拳的教程
一. 起式
1.左腳開立, 與肩同寬.
2.兩臂棚舉, 達于肩平.
3.沉胯按掌, 落掌胯旁.
二.野馬分鬃
1.懸胯攬掌, 丁步抱球.
2.貓步按球, 弓步 分掌.
3.坐步分掌, 撇腳扣步.
4.丁步抱球, 合氣化一.
5.貓步按球, 弓步分掌.
6.坐步分掌, 撇腳扣步.
7. 丁步抱球, 合氣化一.
三.白鶴亮翅
1.跟步抱球, 合氣化一.
2.重心後坐, 分靠 列采.
3.左腳點地, 虛步亮掌.
四. 摟膝拗步
1.旋胯擺掌,
2.貓步曲臂, 弓步摟推.
3.坐步轉胯, 收腳舉臂.
4.貓步曲 臂, 弓步摟推.
5.坐步轉胯, 收腳舉臂.
6.貓步曲臂, 弓步摟推.
五.手揮琵琶
1.按掌跟步, 坐步捋帶.
2.轉腰擰胯, 虛步 合臂.
六. 倒卷肱
1.翻掌轉臂, 虛步開胯.
2.收腳曲臂, 掌心相對.
3.退步卷收, 虛步探掌.
4.翻掌轉臂, 虛步開胯.
5.收腳曲臂, 掌心相對.
6.退步卷收, 虛步探掌.
7.翻掌轉臂, 虛步開胯.
8.收腳曲臂, 掌心相對.
9. 退步卷收, 虛步探掌.
10.翻掌轉臂, 虛步開胯.
11.收腳曲臂, 掌心相對.
12.退步卷收, 虛步探掌.
七. 左攬雀尾
1.轉腰展臂, 丁步抱球.
2.貓步前探, 弓步棚臂.
3.沉胯翻掌, 坐步斜捋.
4.轉腰搭腕, 弓步前擠.
5.坐步分掌, 沉胯采按.
6.弓步推按, 松胯沉氣.
八.右攬雀尾
1.轉腰坐胯, 扣腳捋帶.
2.丁步抱球, 實左 虛右.
3.貓步前探, 弓步棚臂.
4.沉胯翻掌,
5.轉腰搭腕, 弓步前擠.
6.坐步分掌, 沉胯采按.
7. 弓步推按, 松胯沉氣.
九. 單鞭
1.轉腰坐胯, 扣腳捋帶.
2.丁步抱球, 貓步勾手.
3.轉腰繃臂, 弓步推按.
十. 雲手
1.後坐翅腳, 扣步右采.
2.收腳棚園, 並步合臂.
3.側步雲擺, 並步合臂.
4.側步雲擺, 並步 合臂.
十一.單鞭
1.丁步雲擺, 貓步勾手.
2.轉腰棚臂, 弓步推 按.
十二.高探馬
1.跟步翻掌, 坐腿曲臂.
2.卷收按掌, 虛步沉胯.
十三.右蹬腳
1.提膝穿掌, 弓步分掌.
2.提膝合抱, 蹬腳 分掌.
十四.雙峰貫耳
1.轉腰合胯, 提膝托手.
2.落步後捋, 弓 步貫拳.
十五.轉身左蹬腳
1.身體後坐, 垂肘分掌.
2.扣步轉腰, 提膝合抱.
3.蹬腳分掌, 身體中正.
十六.左下式獨立
1.擺手收腳, 勾手沉胯.
2.僕步穿掌, 弓步勾挑.
3.左腳碾地, 提膝挑掌.
十七.右下式獨立
1.落腳擺手, 勾手沉胯.
2.僕步穿 掌, 弓步勾挑.
3.右腳碾地, 提膝挑掌.
十八.左右穿梭
1.落步攬園, 丁步抱球.
2.貓步右棚, 弓步架推.
3.身體後坐, 丁步抱球.
4.貓步左 棚, 弓步架推.
十九.海底針
1.跟步前按, 坐腿後捋.
2.丁步提手, 虛步 插掌.
二十.閃通臂
1.轉腰搭腕, 翻掌提腳.
2.貓步落胯, 弓步 分掌.
二十一.轉身搬攔錘
1. 身體後坐, 扣步擺掌.
2.丁步握拳, 貓步搬拳.
3.轉腰扣步, 滾肘擺拳.
4.收腳攔掌, 弓步打拳.
二十二.如封似閉
1.托掌後坐, 松胯沉氣.
2.沉胯翻掌, 弓步推按.
二十三.十字手
1.轉身扣腳, 弓腿分腳.
2.交叉搭手, 收 腳合抱.
二十四.收式
1.棚臂翻掌, 松胯采按.
2.收腳並立, 還原 歸一
關於陳氏太極拳的發力, 我們要注重以下幾點
1、彈抖力:發力要求蓄勁時放鬆自然, 周身相合, 在發力一瞬間, 猶如火星灼皮膚,
2、穿透力:發力時專注一方, 意想發力點觸胸膛, 力透脊樑, 將敵手五臟六腑全部穿透擊爛, 如掩手紅拳及各種肘法, 憑藉此種假想訓練而出的發力, 如在實戰中將給對方造成極大的傷害, 所以推手時一定要注重武德, 點到為止。
3、驚炸力:蓄勁時意想自身被鋼筋水泥所封固, 發力一瞬間將自身封固物全部崩飛, 如裹鞭炮、順鸞肘、披架子等。
4、刹車力:發力時如同汽車撞牆, 快速有力, 發力之後全身隨即放鬆, 猶如刹車。 這種力在陳氏太極拳所有發力中都要求如此, 發力之後全身隨即放鬆既可作為蓄勁再連續發力, 又能順遂自如地承接下勢而不產生斷勁、丟勁或頂勁。
5、十字撐力(或稱對拉力):如掩手肱拳,以腰為軸,右拳迅速向前抖發,襠扣膝合,而左肘必須有向後撐拉之力,不但使立身中正無偏,無前俯之病象,又可產生反彈頓措力。
6、衝擊力:發力時猶如巨浪衝擊一般,一浪高過一浪,意將對方五臟擊裂,如連珠炮。
7、合力:發力時周身相合、力點要穩、准、狠,特別要注意腰襠勁的配合,如搬攔捶,雙拳向左橫抖,以腰帶動發力,而左腿須襠扣膝合,方可使周身一體,毫無鬆散之處。
以上陳氏太極拳發力假想雖分七點,但各點之間是相互融合、靈活運用的,尤須注意以腰來帶動發力,而襠膝必須有扣與合之意,方可顯陳氏太極松活自然,整體作業之特色。陳氏太極拳發力正是還結合了拳法中的動作和呼吸運氣、動作快慢相間、即動作轉換處要快,一般行拳時要慢。還有等等的因素決定了陳氏太極拳拳法修煉的程度如何,有沒達到功效。並達到防病健身的目的。
結語:練習太極是一種時代潮流,自古流傳至今,以其悠久歷史所蘊含至理,博大精深,包容之廣,其中的奧妙實不可一言以概之。希望大家循序漸進,練好太極拳。
又能順遂自如地承接下勢而不產生斷勁、丟勁或頂勁。5、十字撐力(或稱對拉力):如掩手肱拳,以腰為軸,右拳迅速向前抖發,襠扣膝合,而左肘必須有向後撐拉之力,不但使立身中正無偏,無前俯之病象,又可產生反彈頓措力。
6、衝擊力:發力時猶如巨浪衝擊一般,一浪高過一浪,意將對方五臟擊裂,如連珠炮。
7、合力:發力時周身相合、力點要穩、准、狠,特別要注意腰襠勁的配合,如搬攔捶,雙拳向左橫抖,以腰帶動發力,而左腿須襠扣膝合,方可使周身一體,毫無鬆散之處。
以上陳氏太極拳發力假想雖分七點,但各點之間是相互融合、靈活運用的,尤須注意以腰來帶動發力,而襠膝必須有扣與合之意,方可顯陳氏太極松活自然,整體作業之特色。陳氏太極拳發力正是還結合了拳法中的動作和呼吸運氣、動作快慢相間、即動作轉換處要快,一般行拳時要慢。還有等等的因素決定了陳氏太極拳拳法修煉的程度如何,有沒達到功效。並達到防病健身的目的。
結語:練習太極是一種時代潮流,自古流傳至今,以其悠久歷史所蘊含至理,博大精深,包容之廣,其中的奧妙實不可一言以概之。希望大家循序漸進,練好太極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