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暑中醫辨證論治
中暑是在高溫伴高濕或烈日暴曬過久的環境下,由於中樞性體溫調節功能障礙而發生的一組急性熱病。中醫認為夏季暑氣當令,氣候炎熱,人若長時間在烈日下或高溫中勞作,傷及氣陰,暑熱之邪乘機侵入而發病。發生中暑時...
2017-02-17 -
踝關節扭傷中醫分期論治
踝關節扭傷初期可服活血止痛湯消腫化瘀,以下為您介紹的是踝關節扭傷分期論治。 分期論治 初期:治宜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可內服活血止痛湯(《傷科大成》)加減:當歸15克,川芎10克,乳香10克...
2013-09-14 -
雷諾病如何辨證論治
即雷諾綜合症,又稱肢端動脈痙攣症,是由於支配周圍血管的交感神經功能紊亂引起的肢端小動脈痙攣性疾病。是肢端小動脈痙攣引起手或足部一系列皮膚顏色改變的綜合症,本病於1862年由雷諾首先提出故名。一、脾腎...
2017-02-18 -
咳嗽的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1、辨外感內傷外感咳嗽,多為新病,起病急,病程短,常伴肺衛表證。內傷咳嗽,多為久病,常反復發作,病程長,可伴見它髒見證。 2、辨證候虛實外感咳嗽以風寒、風熱、風燥為主,均屬實,而內傷咳...
2017-02-18 -
便秘的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辨寒熱虛實糞質幹結,排出艱難,舌淡苔白滑,多屬寒;糞質乾燥堅硬,便下困難,肛門灼熱,舌苔黃燥或垢膩,則屬熱;年高體弱,久病新產,糞質不幹,欲便不出,便下無力,心悸氣短,腰膝酸軟,四肢不...
2017-02-18 -
喘病的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1、辨病位凡外邪、痰濁、肝鬱氣逆所致喘病,病位在肺,為邪壅肺氣;久病勞欲所致喘病,病位在肺腎,若自汗畏風,易感冒則屬肺虛,若伴腰膝酸軟,夜尿多則病位在腎。 2、辨虛實可以從呼吸、聲音...
2017-02-18 -
心悸的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1、辯驚悸與怔忡大凡驚悸發病,多與情緒有關,可由驟遇驚恐,憂思惱怒,悲哀過極或過度緊張而誘發,多為陣發性,病來雖速,病情較輕,實證居多,病勢輕淺,可自行緩解,不發時如常人。怔忡多由久...
2017-02-18 -
胃痛的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1、辨寒熱寒證胃痛多見胃脘冷痛,因飲冷受寒而發作或加重,得熱則痛減,遇寒則痛增,伴有面色茵白,口和不渴,舌淡,苔白等症;熱證胃痛多見胃脘灼熱疼痛,進食辛辣燥熱食物易於誘發或加重,喜冷...
2017-02-18 -
脅痛的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1、辨外感、內傷外感脅痛是由濕熱外邪侵襲肝膽,肝膽失於疏泄條達而致,伴有寒;熱表證,且起病急驟,同時可出現噁心嘔吐,目睛發黃,苔黃膩等肝膽濕熱症狀;內傷脅痛則由肝鬱氣滯,瘀血內阻,或...
2017-02-18 -
黃疸的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1、辨陽黃與陰黃陽黃由濕熱所致,起病急,病程短,黃色鮮明如橘色,伴有濕熱證候;陰黃由寒濕所致,起病緩,病程長,黃色晦暗如煙熏,伴有寒濕諸候。 2、辨陽黃中濕熱的偏重陽黃屬濕熱為患,由...
2017-02-18 -
痹病的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1、辨病邪偏勝風寒濕熱為病各有偏勝,根據臨床主症特徵,分辨主導病邪。如遊走不定而痛者為風邪勝;疼痛劇烈,遇冷加重,得熱則減者,寒邪為勝;重著固定,麻木不仁者濕邪為勝;病變處掀紅灼熱,...
2017-02-18 -
痙病的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1、辨別外感內傷外感所致者,多有惡寒發熱,脈浮等表證,即使熱邪直中,雖無惡寒,但必有發熱、肢體疼痛等表證。內傷所致者則無表證。 2、辨別虛賣寒熱痙病有寒熱虛實,一般外邪壅滯經絡、熱盛...
2017-02-18 -
濕阻的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濕阻的辨證要點在於分清寒熱,即寒濕證與濕熱證。兩者的共同表現有脘悶,身重,納呆,苔膩,脈濡等,兩者的鑒別則可從體溫、口味、舌苔、脈象等方面進行比較。寒濕證身重而惡寒,脘腹痞悶,喜揉按...
2017-02-18 -
蛔蟲病的辨證論治與預防
臍周腹痛,作止無定,甚則異嗜,消瘦是蛔蟲病的臨床特徵,而吐蛔或便蛔則無疑屬於蛔蟲病。治療主要根據病情的輕重緩急,採用驅蟲、安蛔、調理脾胃等法。 症狀:臍周腹痛,時作時止,胃脘嘈雜,甚或吐蟲、便蟲、...
2017-02-18 -
凍瘡的辨證論治與診斷
一、內治法 1、寒凝血瘀證形寒肢冷,顏色蒼白,繼而紅腫,有灼痛或瘙癢,麻木,或出現水皰、腫塊,皮色紫暗,感覺遲鈍或消失;舌淡苔白,脈弦細。 辨證分析:寒性收引,其人腠理則形寒肢冷,皮色蒼白;寒性凝滯...
2017-02-18 -
臁瘡的辨證論治與預防
一、內治法 1、氣滯血瘀局部瘙癢不適,皮膚褐色紅斑,粗糙,繼而紫暗腫脹,或青筋顯露,狀如蚯蚓,或有皮膚破損,有少許滲液;舌邊有瘀點,苔薄黃或白,脈弦澀。 辨證分析:久站遠行,氣血瘀滯,或氣血不足,氣...
2017-02-18 -
癤的辨證論治與預防
一、內治法 1、熱毒蘊結多見於氣實火盛患者。輕者癤腫只有1-2個,也可散發全身,或簇集一處,或此愈彼起;伴發熱,口渴,溲赤,便秘;舌紅,苔黃,脈數。 辨證分析:感受熱毒之邪,熱毒蘊于肌膚以致營衛不...
2017-02-18 -
肝腹水從肝脾腎論治的常用中藥
肝腹水是肝硬化腹水的俗稱,是肝硬化的突出表現之一。肝腹水在中醫上學屬於積聚、黃疸等範疇,腹大脹滿,繃急如鼓,皮色蒼黃,腹壁青筋顯露,臍孔突起為肝腹水的主要臨床特徵,中醫通過辨證論治,認為肝、脾、腎...
2013-03-08 -
張琪從脾腎論治慢性腎病
臨床統計顯示,約90%以上的慢性腎臟病患者皆呈現出脾腎虛衰的證候,可見從脾腎入手,是辨治此病的關鍵。 慢性腎臟病有陰虛和陽虛之別,陰陽偏盛偏衰,要根據舌診和脈診確定,然後有針對性地調理其陰陽失調,...
2017-03-10 -
重症肌無力中醫從脾腎論治
重症肌無力,中醫稱之為痿症,認為與脾、腎關係最密切。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化生氣血,營養五臟六腑、肌肉筋骨,且脾主肌肉,脾胃虛弱,氣血生化不足,肌肉無以營養導致肌營養不良、肌肉萎縮、肌無力。腎為...
2012-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