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經過多的辨證論治
以月經量多而週期、經期正常為辨證要點,結合經色和經質的變化以及全身的證候分辨虛實、寒熱。治療要注意經時和平時的不同,平時治本是調經,經時固沖止血需標本同治。 氣虛型 主要證候:行經量多,色淡紅,質...
2017-03-04 -
經行發熱辨證論治
【概述】 每逢經期或經行前後出現以發熱為主證,經淨後發熱自然退淨或稍退者,稱為“經行發熱”。以育齡期婦女多見。常伴發於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症等疾病。本病屬中醫經行前後諸證範圍。 【辯證分型】 1、...
2017-03-04 -
經行頭痛辨證論治
【概述】 每逢月經期或經行前後出現頭痛,經淨後頭痛消失稱為“經行頭痛”。頭痛嚴重者伴噁心嘔吐等不適。以育齡期婦女多見,亦可見於更年期尚未絕經者。本病治療後效果較好,對頑固性頭痛者要排除頭部器質性病...
2017-03-04 -
月經過少辨證論治
【概述】 月經週期基本正常,經量明顯減少,甚至點滴即淨;或經期縮短不足兩天,經量亦少者,均稱為“月經過少”。屬月經病。月經過少常與月經後期並見,常伴體重增加。本病發生於青春期和育齡期者可發展為閉經...
2017-03-04 -
月經過少的辨證論治
以經量的明顯減少而週期正常為辨證要點,也可伴有經期縮短。治療須分辨虛實,虛證者重在補腎益精,或補血益氣以滋經血之源;實證者重在溫經行滯,或祛瘀行血以通調沖任。 腎虛型 主要證候:經來量少,不日即淨...
2017-03-04 -
經期延長辨證論治
【概述】 月經週期基本正常,行經時間7天以上,甚至淋漓半月方淨者,稱為“經期延長”,屬月經病。本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更年期婦女見經行淋漓終月不淨者,應警惕宮體或宮頸病變;育齡期婦女患經期延長,可見...
2017-03-04 -
經期延長的辨證論治
以經期延長而月經週期正常為辨證要點。治療以固沖調經為大法,氣虛者重在補氣升提,陰虛血熱者重在養陰清熱,瘀血阻滯者以通為止,不可概投固澀之劑,犯虛虛實實之戒。 氣虛型 主要證候:經行時間延長,量多,...
2017-03-04 -
子暈辨證論治
【概述】 妊娠中、晚期出現頭目暈眩,或伴浮腫,血壓升高,稱為“子暈”。往往是子痛的先兆階段。如果子煩與子暈同時出現,提示病情較為嚴重,但尚未發展到子痛階段。 【辯證分型】 1、陰虛肝旺:妊娠中晚時...
2017-03-04 -
滑胎的辨證論治
本病主要以滑胎及伴見的症狀、舌象、脈象作為辨證的依據。對某些臨床表現不典型的病例,可借助婦科檢查和有關實驗室檢查找出病因,以便採取有針對性的治療措施。 “虛則補之”是滑胎病證的主要施治原則,並應掌...
2017-03-04 -
子煩辨證論治
【概述】 妊娠期間出現抑鬱不樂,或煩躁易怒等症狀者,稱“子煩”,又稱“妊娠心煩”。常伴血壓升高,有時伴輕度浮腫。本病相當於西醫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單純高血壓。對妊娠高血壓要及時控制,否則容易發展成先...
2017-03-04 -
胎萎不長辨證論治
【概述】 妊娠四五個月後,腹形明顯小於妊娠月份,胎兒存活而生長遲緩者,稱為“胎萎不長”,又稱“胎弱症”。多見於孕婦平素體質虛弱或有慢性病,或懷孕早期妊娠嘔吐較劇,持續時間較長,進食少,胎兒缺乏營養...
2017-03-04 -
胎萎不長的辨證論治
辨證主要依據伴隨的全身證候、舌象、脈象等確定證型,指導治療。治療重在補脾胃,滋化源,養精血,益胎元。同時在治療過程中,若發現畸胎、死胎情況時,則應下胎益母。 腎氣虧損型 主要證候:妊娠腹形小於妊娠...
2017-03-04 -
子腫辨證論治
【概述】 妊娠20周以後出現單純性水腫者稱為“子腫”,又稱“妊娠腫脹”。在正常懷孕末期,只是腳部浮腫,無其他不適症狀出現,此為懷孕後期常有的現象,不需治療,產後自然消失。如水腫明顯,逐漸蔓延向小腿...
2017-03-04 -
產後發熱的辨證論治
產後發熱有虛有實,其證各異。在注意多虛多瘀的基礎上,治療應以調和營衛為主。感染邪毒者,其證危篤,變化多端,必要時中西醫結合治療。 感染邪毒型 主要證候:產後發熱惡寒,或高熱寒戰.小腹疼痛拒按,惡露...
2017-03-04 -
產後腹痛的辨證論治
產後腹痛有虛實之分。血虛者,小腹隱痛,喜按,惡露量少,色淡;血瘀者,小腹疼痛拒按,惡露量少,色黯有塊;熱結者,小腹灼痛,按之劇痛,惡露初則量多,繼則量少,甚如敗膿。 血虛型 主要證候:產後小腹隱隱作...
2017-03-04 -
產後身痛辨證論治
【概述】 產褥期間出現肢體關節酸楚、疼痛、麻木、重著感者,稱為“產後身痛”。本病發生於產後,屬產後病範疇。產婦由於分娩失血,耗傷精力,百脈空虛,易患身痛,主要病因有血虛、腎虛、血瘀和感受外邪等。本...
2017-03-04 -
髒躁辨證論治
【概述】 婦女精神憂鬱,煩躁不寧,無故悲泣,哭笑無常,喜怒無定,呵欠頻作,不能自控者,稱髒躁。若發生於妊娠期,稱“孕悲”;發生在產後,則稱“產後髒躁”。 【辯證分型】 1、心血不足:神疲恍惚,喜怒...
2017-03-04 -
髒躁的辨證論治
1、心血不足:神疲恍惚,喜怒無常,呵欠頻頻,心煩不安,心悸失眠。苔薄舌淡,脈細弱無力。 2、陰虛火旺:心煩易怒,夜寐久安,夢多善驚,坐臥不定,時悲時笑,搜赤便秘。苔黃舌紅,脈細數。 3、痰火上擾:...
2017-03-04 -
腹部手術後腸黏連辨證論治
【概述】 婦產科手術後出現大便不暢或大便不解,便秘數日,下腹部脹痛拒按,嘔吐,發熱等症狀,腹部聽診腸鳴音消失或高亢J線透視下腹部有液平線,此為手術後腸曲黏連所致。相當於中醫的“腹痛”和“便秘”。 ...
2017-03-04 -
經間期出血的辨證論治
本病以發生在綱組期有週期性的少量子宮出血為辨證要點,進行分析則更為準確。治療以調攝沖任陰陽平衡為大法,選用滋腎陰、補脾氣、利濕熱或消瘀血之方藥隨證治之。 腎陰虛型 主要證候:經間期出血,量少,色鮮...
2017-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