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為你詳解安胎常用藥
今天我來為大家詳解下中醫裡安胎的常用藥: 清熱安胎用黃芩 中醫婦科認為:“胎前宜清。”黃芩味苦性寒,為清熱安胎的主要藥物。張仲景的黃芩湯用黃芩配芍藥、甘草、大棗而成,能治各種裡熱腹痛證。婦科借用作清熱安胎的基礎方,可與下列諸安胎藥配
2012-05-30 12 -
身體不同部位所對應有益處的食物
我們身邊其實有很多對身體大有益處的食物,你注意過它們嗎?就讓我們列舉一下: 1.有益肌肉和關節:初榨橄欖油 橄欖油中含有橄欖油刺激醛(Oleocanthal),這是一種和布洛芬(Ibuprofen)效用相似的化合物。吃飯的時候在蔬菜
-
警惕:低血壓或心脾腎氣血陰陽不足
高血壓大家都知道,可是低血壓呢,經常忽略低血壓的存在。由於高血壓在臨床上常常引起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的損害,而備受重視,且高血壓的標準世界衛生組織也有明確規定,但低血壓的診斷尚無統一標準,一般認為成年人肢動脈血壓低於 12/8 kPa(9
-
中醫所說“七沖門”到底指什麼
我們知道中醫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時候一些中醫相關的詞我們都不是太能懂得。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生活中常常提到的一些詞我們並不知道他的意思。今天我們要帶大家瞭解的就是中醫裡的“七沖門”。 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合稱六腑,腑即為“府”,有
-
中醫教你理解“是藥三分毒”
我們都聽過這樣一句話“是藥三分毒”。可是在現在的很多廣告上都稱:“純中藥製劑,無不良反應,無毒副作用”,“有病能治病,無病能強身,延年益壽,青春永駐”。那究竟該如何正確的理解這兩種不同的說法呢? 金元時期醫家張子和說過:凡藥有毒也,非
2012-05-31 28 -
人字拖致皮膚變硬? 危害多多
酷熱的夏天渾身熱的冒汗,恨不得什麼都不穿。人字拖不僅簡單時尚,穿著更是涼快,可人字拖也危害多多。 危害1:腳部更容易受到外傷 人們走在石子路,泥濘的路上時,人字拖是一點保障也無法提供的。回想一下,在你穿人字拖的時候,是不是多了不少割
2012-05-31 11 -
內關穴:穴位療法治病痛
內關穴屬於手厥陰心包經,始於胸中,出屬心包經,下行至橫膈膜,按揉內關能寧心安神、宣痹解鬱、寬胸理氣、宣肺平喘、緩急止痛、降逆止嘔、調補陰陽氣血、疏通經脈等。內關穴,位於前臂正中,腕橫紋上2寸,在撓則屈腕肌腱同掌長肌腱之間取穴。將右手三個
2012-05-31 16 -
傣醫四季養生藥茶
日常生活中,傣族同胞針對不同季節氣候的變化,取用不同的藥食兩用植物泡人開水中,調配傣藥茶飲用,即可達到健身防病的目的。 夏秋季節 痢疾、腸炎、腹瀉等腸道傳染病多發。為了預防這類疾病,常用具有清熱消炎、止血收澀功效的傣藥來泡茶。比如“叫
2012-05-31 26 -
掉地上的食物可以吃 12條健康法則打破也無妨
每天喝八杯水,吃五份果蔬,保持八小時的睡眠,這些聽起來都會覺得累,那麼就不用那麼累的一定要遵守了,下面的這12條健康法則也許打破也無妨: 1.不要吃掉在地上的食物 在地上的食物也許會有很多細菌,但是其實並沒有那麼危險。但是如果掉在地
-
中醫治療百日咳的好方法
百日咳是冬季幼兒常發的疾病。寶寶得了百日咳,常會一咳就是兩三個月,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甚至會引發肺炎、腦病等併發症。那麼,寶寶得了百日咳怎麼辦?下面,小編為你介紹中醫治療百日咳的好方法。 一、辯證治療 1、初咳期 證候:微熱,噴嚏
-
哮喘發作試試中醫“三子養親湯”
中醫辨治哮喘主要分實喘、虛喘,實喘有寒證、熱證、痰證等,而虛喘則有肺虛、脾虛、腎虛等。 哮喘是諸多疾病的主要症狀,常見有支氣管哮喘、肺氣腫、肺間質纖維化、肺源性心臟病、過敏性疾病等。中醫辨治哮喘主要分實喘、虛喘,實喘有寒證、熱證、痰證
2012-06-01 11 -
陽虛質人多吃荔枝 7類體質夏季養生法
中醫把人的體質分為七類:平和質、痰濕質、陽虛質、氣虛質、陰虛質、濕熱質、陽熱質。 一、平和質 此類人胖瘦勻稱、健壯有力、目光有神、精力充沛。其養生原則是協調陰陽,暢通氣血,促進代謝。在飲食上沒有品種上的禁忌。 二、痰濕質 此類人
2012-06-01 11 -
冷水擦身 快速降燒妙招
對於發燒的病人應及時就醫,不可擅自用退熱藥或抗生素等藥物,以免掩蓋原有症狀,造成診斷困難和延誤治療。不過對於經常發燒並已經確診的患者,可遵照醫生的建議在家裡採取必要的降溫措施。 1、冷敷方法。用冷水或井水浸濕的毛巾,敷在病人的頭部、頸
-
晨練最怕早 入夏最怕6件事危害你
入夏我們最怕哪些事危害到我們呢?下面為你講述6種危害你的做法。 頸椎最怕吹 頸椎對著空調吹,周圍的軟組織會產生病變,形成肌肉和皮下組織的慢性炎症,造成頸部持續痙攣、後背酸痛等後果。建議室內空調溫度不要低於25攝氏度,肩背部不要直對
-
中醫那些事:打通任督二脈保長壽
任督二脈以人體正下方雙腿間的會陰穴為起點,從身體正面沿著正中央往上到唇下承漿穴,這條經脈就是任脈;督脈則是由會陰穴(也有人說是長強穴)向後沿著脊椎往上走,到達頭頂再往前穿過兩眼之間,到達口腔上顎的齦交穴。任脈主血,督脈主氣,為人體經絡主
2012-06-01 27 -
常玩觸屏手機易致關節軟骨磨光
最近一名臺灣男子因玩觸控式螢幕手機姿勢不正確,手指關節上的軟骨被磨光,手指頭痛得無法彎曲,醫生說,可能會造成永久傷害。 微博上,網友對這個案例表達了關注,“愛用手機玩遊戲的朋友們注意啦,要適當休息啊。”一位名叫“雨中無奈”的手機達人直
-
吃藥不忌口 壞了大夫手
俗話說:“吃藥不忌口,壞了大夫手”。忌口即指治病服藥時的飲食禁忌。忌口是中醫治病的一個特點,歷來醫家對此十分重視,其有關內容也廣泛存在於《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等醫籍中。實踐證明,忌口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我們平時食用的魚、肉、
-
養生保健只要“數一數”
中老年人是最應該做好日常保健的群體,現在,各種各樣的養生方式充斥在我們生活周圍,其實養生並沒有這麼複雜,有時只需要“數一數”就掌握了養生的秘訣。 搭脈數一數 清晨醒來,調節好情緒之後,便可平心靜氣地搭脈數數,數一下脈搏是否規則。每天
-
中醫養生: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有個好的姿勢不僅看起來優雅,而且對你的身體益處良多。 工作 危害:弓背伸頭最傷身體。這會導致頸椎、肩膀前屈,誘發嚴重的腰、背、頸椎疼痛。 正確姿勢:選擇高度、後背角度可調節的座椅;坐時保持膝蓋、大腿和後背、肘關節呈90度角;將下巴向
-
苗醫薰蒸療法
苗族醫學有許多獨特的治療方法。薰蒸療法是其中較有代表性的一種。 薰蒸療法是用藥物蒸發的氣體薰蒸身體以治病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是源于苗民對蒸汽的認識,結合苗醫善用鮮藥熏洗外治的經驗而產生。 最早的薰蒸療法是用燒紅的磚塊放入藥液中,以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