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物中毒的簡易解救法
食物中毒的簡易解救法詳細介紹。 一般食物中毒 1、生甘草100克,綠豆100克,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至愈。 2、甜瓜蒂5克,研成細末,用500毫升開水沖服,每隔15分鐘用雞毛掃喉嚨催吐1次。 3、食鹽100克,炒焦,泡水,灌飲,用
-
臍療治原發性痛經
原發性痛經是現代婦科頑疾,中醫認為,婦女每逢經前或月經前後週期性出現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則劇痛,稱為痛經,亦稱“經行腹痛”。非行經期間,沖任氣血平和,致病因素不能引起沖任、胞宮瘀滯或不足,故不發生疼痛,而在經期或經期前後,血海由滿盈
-
諸葛亮以醫道論政道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舌戰群儒是一個精彩的篇章。與張昭辯論道:“鵬飛萬里,其志豈群鳥能識哉?譬如人染沉屙,當先用糜粥以飲之,和藥以服之;待其臟腑調和,形體漸安,然後用肉食以補之,猛藥以治之:則病根盡去,人得全生也。若不待氣脈和緩,便投以
2017-03-11 14 -
肝病患者自我保健五措施
保持樂觀健康心態。肝炎患者應調整好自己的情緒,正確對待疾病。保持樂觀、平常、健康的心情,堅定戰勝疾病的信心,才有利於身體康復。情感的變化對肝炎患者的病情影響極大,常言道:“怒傷肝”,“思傷脾”。暴怒和憂思過度會誘發或加重肝病,所以肝病患
-
保肝藥不能與補藥混為一談
如今,不少肝炎患者,不管自己病情輕重,有的甚至無症狀僅僅是病毒攜帶者,總喜歡長年累月吃點保肝藥,自認為既然是保肝藥,肯定有“補肝”作用。一句話,他們把保肝藥當成了補藥。 何謂“保肝藥”?是指能夠改善肝臟功能,促進肝細胞再生,增強肝臟解毒
2017-03-11 21 -
脾胃病從肝論治
肝屬木,藏血,主疏泄條達,脾胃屬土,主受納運化,肝與脾胃木土相克,其疏泄條達正常既可助脾運化使清陽之氣生髮,又可助胃受納腐熟,使濁陰之氣下降。正如《素問·寶命全形論》所謂“土得木而達”。七情鬱結最易傷肝,一旦肝有病變,則易影響脾胃。反之
2017-03-11 12 -
心肺氣虛證與脾肺氣虛證鑒別
心肺氣虛證由於心肺兩髒之氣不足,心失所養,肺之肅降功能減退導致的心悸、咳喘和氣虛證候。 脾肺氣虛證由於脾肺兩髒之氣不足,脾的運化功能減退,肺之肅降無權出現的腹脹、便溏、食欲不振、咳喘和氣虛證候。 病因 心肺氣虛證多因先天稟賦不足,氣血不
2017-03-11 14 -
第一掌骨基底骨折脫位正骨後固定法
手第一掌骨骨折很常見,骨折多發生於基底部。在日常生活中,由於跌倒時拇指受到縱向暴力衝擊或握拳時縱向打擊第一掌骨頭易致此類損傷。骨折的特點是骨折線呈斜形,掌骨基底內側形成一個三角形小骨塊,小骨塊保持原位,但掌骨基底其餘部分向背側及外側移位
2017-03-11 49 -
理中湯治療少陰病
通常認為,四逆湯是治療少陰病的主方,理中湯是治療太陰病的主方。 四逆湯可用于治療太陰病,但理中湯一般不用於治療少陰病。即使是附子理中湯,也是以治療太陰病為主的。 讀清代醫家鄭重光《素圃醫案》,見鄭氏治療三陰病,每以理中湯收功。更見書中有
2017-03-11 47 -
面癱急性期的針刺手法
面癱是一種臨床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分為急性期、恢復期、後遺症期。針灸治療面癱有著相當長的歷史,多數針灸醫家認為急性期即發病的1~7天,是治療面癱的最佳時機,而且越早越好,只要手法得當,對面癱的治療都能起到積極作用。 《靈樞·終始》:“脈
2017-03-11 11 -
桂枝湯證的“八項注意”
《傷寒論》全書原文共有396條,而論桂枝湯證及桂枝加減湯證的原文就有50餘條。細讀原文可學習張仲景的辨證施治特色,從而正確辨證、處方用藥,提高中醫臨床療效。筆者認為,《傷寒論》中桂枝湯的治證眾多,用法最詳,對臨床上運用桂枝湯的要求頗為詳
2017-03-11 35 -
失眠的中醫治療與調養
失眠是存在于人群中的一個十分普遍的現象。儘管治療失眠的藥物種類繁多,但其中大多數藥物的主要用途並不是治療失眠,這些藥物應用不當宜產生不良後果,如依賴性、耐受性、毒副作用及停藥後的戒斷反應,如目前大家所熟知的和應用最多的催眠藥物安定類。
-
臍療法治小兒腹瀉
臍療是中醫外治療法的重要內容之一。神闕穴,即肚臍,又名臍中,是人體任脈上的要穴。它位於命門穴平行對應的肚臍中。神闕穴具有總理人體諸經百脈,聯絡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皮肉筋膜的生理特徵,故有“臍為五臟六腑之本,元氣歸藏之根”之說,
2017-03-11 10 -
中藥內服外用治植物性日光性皮炎
植物性日光性皮炎,中醫稱之為“紅花草瘡”,是因過量食用紅花草類蔬菜等,並受日光照射後引起的急性皮膚病。中醫認為其發病與食用蔬菜、日曬及稟賦不耐有關。本病多見於女性及兒童,好發于春、夏兩季節,尤以3~5月的農村地區多見。發病前食用過灰菜、
2017-03-11 12 -
理中丸與甘草乾薑湯
理中丸以乾薑為君。張仲景治療陽虛,每以“辛甘化陽”法,與後世所用“補陽法”迥然不同。 乾薑配甘草,辛甘化陽,治療中焦陽虛有寒似已足夠。加人參補氣,白術健脾祛濕,似乎側重於治療中焦氣虛有寒有濕。 經方中有甘草乾薑湯,只是甘草與乾薑並非等量
2017-03-11 22 -
類風濕性關節炎分兩型論治
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具有關節炎變的、慢性全身性疾病。早期有遊走性的關節腫痛和運動障礙,晚期則關節僵硬,出現畸形,並有骨和骨骼肌萎縮。患病以青壯年為多,女性多於男性。本病屬中醫學的“痹證”範疇,其症狀與曆節、痛風、骨痹等相似。中醫認為其多由
2017-03-11 10 -
咽喉不爽辨證巧用中成藥
初春天氣乾燥,咽喉炎容易反復發作。聲音嘶啞、有異物感、咽喉痛、吞咽不適,這些都是咽喉炎最常見的症狀,老百姓通常也不把它當回事。咽喉疼痛雖然不是什麼大病,但若不及時治療就可能遷延不愈,甚至可波及耳、鼻、氣管等周圍的器官,引發嚴重的併發症。
2017-03-11 10 -
百日咳從肝論治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嗜血桿菌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中醫稱頓咳、頓嗆、疫咳等。病程可達2~3個月以上。“最難速愈,必待百日後可痊”(明·沈時譽《治驗·頓嗽》)。 其感在肺 其病在肝 百日咳系感受時邪為患,雖肺先受邪而證多系肝。首先從發病季節看,
-
踝扭傷:制動、冷敷、固定
踝關節扭傷俗稱“崴腳”,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損傷。在日常生活、旅遊和運動中,尤其是穿高跟鞋或厚底鞋的人更容易發生。那麼,一旦發生踝關節扭傷,正確的緊急處理方法應該怎樣呢? 一是立即停止行走、運動或勞動等活動,取坐位或臥位;同時,可用枕頭、被
2017-03-11 29 -
學會中醫這12招從此喝酒不傷身
日常生活中,聚會及應酬是必不可少的。在餐桌上,經常會看見酒的身影,無論什麼酒,只要人們過度的飲用就很容易出現宿醉,宿醉也就是所謂的醉酒。醉酒的後果不但會出現嘔吐的情況,更易出現胸悶、口渴、頭痛的現象。 據相關研究表明,適當的飲酒有利
2016-01-05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