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用甘草片須謹慎
複方甘草片是常用鎮咳祛痰藥,其成分包括甘草浸膏粉、阿片粉、樟腦、八角茴香油、苯甲酸鈉,甘草浸膏具有促進咽喉及支氣管分泌的功能,使痰易於咯出;阿片粉有鎮痛、鎮靜、鎮咳作用,屬於黏膜保護性鎮咳藥,可以覆蓋在有炎症的咽喉黏膜發揮鎮咳效應,適於無
-
降壓藥可改善腎功能
日本研究人員經臨床試驗發現,因高血壓造成腎功能低下的慢性腎臟病患者,如果連續3年服用降壓藥令血壓恢復到正常值,腎功能也會隨著血壓的下降得到改善。慢性腎臟病是絕大多數腎臟疾病的臨床統稱,諸如腎小球腎炎、腎盂腎炎、膜性腎病、糖尿病腎病、高血壓
-
專家提醒 腫瘤患者別拒絕中醫
手術和放化療都可能殺不死癌細胞,中醫就能管用嗎?臨床上,許多腫瘤患者對中醫治療效果心生疑惑,常常拒絕中醫。中醫藥的優勢是防止癌細胞轉移和復發,提高免疫功能,彌補手術、化療、生物等治療的不足,最大限度發揮各自療效,達到“帶瘤生存”的狀態,從
2017-03-11 29 -
菱角治病驗方
菱角果蔬兼用,早在唐代就被皇帝指定為貢品,宋代蘇頌的《圖經本草》讚譽菱角食之尤美,並說“果中此物最治病”。菱角生食味甘,性涼,具有清暑解熱、除煩止渴的功效,熟食味甘,性平,具有益中氣、健脾胃的功效,除用於食療補養佳品外,治療多種疾病具有較
-
陰虛動風證與血虛生風證鑒別
陰虛動風證 因汗、吐、下傷陰太過或溫熱病後期,肝血腎精不足,筋膜失養,則手足蠕動以及虛熱內生所導致的證候。血虛生風證 因失血過多或病久正虛,化源不足,使筋脈、爪甲、肌膚、頭面失於濡養,出現手足震顫,肌膚麻木等虛風內動的證候。病因陰虛動風證
2017-03-11 17 -
如何進行中醫創新教育
長期以來,由於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高等院校普遍存在重知識輕能力、重繼承輕創新、重書本輕實踐等問題,這些因素都導致大學生缺乏創新精神,創新能力不強。本文從中醫傳承與大學生創新教育方面探討如何培養中醫藥人才。實施創新教育,首先要強調的還是要
2017-03-11 10 -
健脾消食雞內金
雞內金,為雉科動物雞的砂囊的角質內壁,剝離後洗淨曬乾,研末生用或炒用。又名雞金,炙雞金。中醫認為,本品性味甘、平,入脾、胃、小腸、膀胱經,有健胃消食,固精止遺、化石通淋之功,適用於消化不良,食積不化,小兒疳積,遺尿,遺精,石淋、砂淋等,本
-
冬季外感宜辛溫解表
經雲:“善治者治皮毛”,故解表一法,具有早期治療、控制病邪入裡、從而獲得及早康復的積極意義。今觀不少醫生治外感以辛涼為多,筆者認為外感初起惡寒未罷,舌不紅、口不渴、咽不紅腫者,一般不宜用辛涼之品。辛涼藥雖不比苦寒藥,但其也有涼遏之患,只不
-
調和五味保健康
孫思邈在《千金方》中說:“安身之本,必資於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食物是氣血生化之源,飲食是維持人體生長、發育、完成各種生理功能,保證生命生存不可缺少的行為。《內經》提出“五穀為養、五畜為益、五菜為充、五果為助”舶膳食搭配理論,
-
調經三法治療黃褐斑
黃褐斑是一種獲得性色素沉著皮膚病,亦稱為“肝斑”、“黧黑斑”。主要表現為臉面部的色素沉著斑,輕者為淡黃色或淺褐,點片狀散佈於面頰兩側,以眼部下外側多見;重者呈深褐色或淺黑色,似面罩般遍佈於面部。本病病因及發病機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認為內分
-
兒童肺的生理特點
清陽之氣走在人體上邊,很輕,非常純淨,中醫認為是空氣中最有用的東西,進入體內可與身體裡固有的腎精、脾胃吸收食物的精微物質結合,形成宗氣、腎氣等,非常重要。然而,孩子呼吸到的空氣和大人不一樣。這是很多人都沒有思考過的事。小孩的肺對身體來說太
-
紫蘇製劑治慢性氣管炎有良效
紫蘇,又名赤蘇,系唇形科植物,為一年生草本,紫蘇性味辛、溫,入肺、脾、胃經。能發表散寒,理氣和營,行氣寬中。還能減少支氣管分泌,緩解支氣管痙攣,而有止咳祛痰作用。此外,紫蘇又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故有健胃消食之功效。主治風寒感冒
2017-03-11 18 -
大寒養陰陽之氣暖身心
新年將至,大寒已到。中醫講究天、地、人三因制宜,其中一方面,就是要求隨時間變化而適當調整。二十四節氣則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一年之中物候的變化都與節氣密切相關,大寒雖是一年中最後一個節氣,卻是一年“運”、“氣”迴圈變化的開始,做好大寒節氣的養
-
疏肝和胃治胃痛
胃痛,又稱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近心窩處經常發生疼痛為主證的臨床常見多發病證。其特點為病程長,易反復發作。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飲食結構的改變,其發病率呈逐年增高趨勢,嚴重危害著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胃痛的常見病因有寒邪克
-
附子理中丸附子的用量
關於附子理中丸中附子的用量,原方為諸藥各等量。倘改丸為湯,醫生在實際臨床應用時,多不用等量。其中附子的用量,有用大量以“兩”計者,有用小量以“分”計者。儘管方藥的用量總宜因證而施,但臨床指導理念不同,用量自也有別。倘在附子理中湯中,使用附
-
蘄春蘄艾之奇
艾是現存最早的醫籍《黃帝內經》中提到的為數不多的幾種藥物之一。艾葉用於治病己有三千年的歷史,《詩經》中記載:“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屈原《離騷》詩雲:“戶服艾以盈要兮,渭幽蘭其不可佩”。艾在西元前就已經普遍應用了。李時珍在《本草
2017-03-11 20 -
辨治肥胖的三型與三法
《景嶽全書·雜證謨·非風》中雲:“肥人多濕多滯,……,宜於前治痰之法隨宜暫用。”王琦教授認為肥胖與痰濕體質最為密切,察肥胖臨證之規律,將肥胖分為氣虛肥胖、痰濕肥胖和血瘀肥胖三型,得治痰之法之要義,臨證靈活運用治療肥胖,收效頗豐。氣虛肥胖—
2017-03-11 16 -
防治眩暈 試試泡腳療法
泡腳療法是祖國醫學中古老而有效的中醫外治療法,俗話說:“睡前泡泡腳,勝過吃補藥”;“春天洗足,升陽固脫;夏天洗足,祛除暑濕;秋天洗足,潤肺濡腸;冬天洗足,丹田溫灼”。中藥泡腳療法是根據中醫辨治原則及利用內病外治的原理,選擇適當藥物,用水煎
2017-03-11 55 -
談中醫之龍火及其降伏
腎火為龍火,因腎為水髒,龍為水中之物,所謂龍潛淵中。龍火本宜潛,但也易妄動,此理火神派開山祖師鄭欽安在《醫理真傳》中引後天八卦乾坎做了很深的解釋。補火能引火歸源之理近於引力問題。人體上外部陽氣對下內部陽氣有一個引力態勢,如陽虛,則這種引力
-
骨質疏鬆與骨質疏鬆症
將骨質疏鬆當成骨質疏鬆症的人群,在門診並不少見,尤其是年輕人。事實上,這兩者不能同等看待,是兩個概念,骨質疏鬆是過程,骨質疏鬆症則是疾病。骨質疏鬆,只是在影像檢查中發現骨量減少以及骨小梁結構紊亂,或者實驗室檢查中的血鈣、磷及鹼性磷酸酶水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