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鮮糯稻根須治小兒盜汗
糯稻根須,為禾本科植物糯稻的根莖及根。《中藥大辭典》載其味甘、性平,入肝、肺、腎三經,功能益胃生津,退虛熱,止盜汗。《藥材資料彙編》載其“止盜汗”。糯稻收割後,至次年春耕之前(約10月份至次年3月份),在田間採挖地下部分的根莖及根須,洗淨
2017-03-11 15 -
膏方在中醫外科中的應用
膏方進補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保健醫療方法,是屬中醫藥學中的“補法”範疇,其歷史源遠流長。早在《黃帝內經》就有“精氣奪則虛”,“虛則補之”的論述,指出人體最本質的“精氣”消耗後,需要扶正補虛。由於人體之虛各有不同,有陰陽、臟腑、氣血之失調而產生
2017-03-11 13 -
風疹分兩型論治
風疹,中醫稱之為“風痧”,是由於感染風疹病毒而引起。病原體存在于患者的口、鼻以及眼部的分泌物中,通過空氣或飛沫傳播。中醫認為本病多因外感風熱時邪,與氣血相搏,郁於肌膚所致。本病好發于兒童,流行於冬、春季節,潛伏期9~18天。可有低熱、頭痛
2017-03-11 11 -
濕寒病淺識
濕邪是六淫中致病的主要病因之一,濕病又有濕熱、濕寒之分。濕熱病在葉天士的《溫病學》及吳鞠通所著《溫病條辨》中專篇論述,這裡不再贅述。而濕寒病至今尚未見有專篇立論,只散見於《傷寒論》、《金匱要略》及歷代醫家醫案論文中,沒有形成系統的理論體系
-
糖的藥用
糖不僅是生活中的調味品,而且還能用來治病,但糖又有紅糖、白糖、冰糖之分,只有選對了,才能取得好的療效。紅糖紅糖是未經提煉的粗糖,含有豐富的鐵質、蔗糖,並含有一定量的核黃素、胡蘿蔔素、鈣、錳、鋅等。中醫認為紅糖味甘,性溫,具有溫中補虛、緩急
-
濕寒性頸椎病的診治
濕寒性頸椎病是因濕寒邪氣引起發生的頸部不適,頸肩疼痛,酸脹串麻連及肩背。頸椎病有因風寒所致,有因虛所致,有風寒夾濕所致。濕寒阻陽,脈絡不通,也是常見的一個證型,現將診治心得述其要。病因病機:寒主收引,其性凝滯,寒邪傷陽,不能化濕,濕寒相加
2017-03-11 11 -
柔肝要方
組成:山萸肉15克,當歸15克,白芍15克,枸杞20克,女貞子20克,黑芝麻10克,菟絲子20克,香附12克,山藥20克,蓮子肉20克。功能:柔潤肝體,調和肝用。主治:高血壓、低血壓、各種紫癜、各種貧血、神經衰弱、神經頭痛、乾燥綜合征、各
-
理中丸加減治療痞滿
治療中焦虛寒而兼有氣滯者,《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載有兩方:一方是治中湯,即理中丸加青皮、陳皮;一方是枳實理中丸,即理中丸加枳實、茯苓。 “治中湯:治脾胃不和,飲食減少,短氣虛羸而複嘔逆,霍亂吐瀉,胸痹心痛,逆氣短氣,中滿虛痞,膈塞不通,或
2017-03-11 19 -
通竅活血湯治血瘀頭痛
崔某,男,45歲,教師。於2006年4月初診。患頭痛二十年,屢經中西藥醫治不效。疼痛以巔頂為甚,乍輕乍重,病情纏綿,深感痛苦。近一周來,因家庭瑣事,鬱悶飲酒,致頭痛加劇,頭痛如裂,呻吟不止。經某醫院CT檢查未發現異常。入院後首投天麻鉤藤飲
2017-03-11 32 -
說說凍瘡那些事
一到冬天,就會看到有人手背又紅又腫又癢,苦不堪言。這就是凍瘡。凍瘡常見,且不易治,常反復發作。凍瘡不像凍傷是凍結性反映,它是皮膚長期暴露在寒冷情況下引起的。一般比較局限,不會大面積爆發,好發於暴露部位,如鼻子、耳朵、面頰還有四肢的末端,以
-
風寒濕痹試試運動灸法
提起艾灸,很多有過灸療經驗的讀者朋友首先想到的是艾灸被醫生拿著熏患處,或者艾柱被點燃後附在其他媒介上固定“熏灸”。一種被稱之為運動灸法的灸療方法正被越來越多地應用於臨床。與傳統的太乙神針、雷火針等灸法相比,運動灸法具有三大特點:第一,運動
2017-03-11 15 -
“名相近用不同”的幾對中成藥
有些中成藥的名字雖然相似,但其方藥的組成和適應證卻大不相同。在臨床上,應用中成藥時只有根據辨證論治的理論,做到藥證相符,才能取得預期的療效。下面就介紹幾組藥名相近而方藥的組成和適用證卻不大相同的中成藥,以避免在使用這些藥物時出現錯誤。大活
-
速汗與長汗
許叔微在《傷寒九十論》麻黃湯後列一案:鄉人邱忠臣……病傷寒,予為診視。其發熱、頭疼、煩渴,脈雖浮數無力,自尺以下不至。予曰雖麻黃證,而尺遲弱。仲景雲,尺中遲者,營氣不足,血氣微少,未可發汗(見今本《傷寒論》第50條)。予建中湯,加當歸、黃
-
每個中醫人都應成為科普人
古希臘名醫希波克拉底曾說:“醫生治病有兩種手段,一是藥物,一是語言。”實際上,醫生用語言治病的過程就是向大眾普及醫學科學的過程。有鑑於此,拿起筆,張開口,向大眾普及中醫知識,是每一位中醫藥科技工作者份內的工作,是其神聖的義務和不可推卸的責
-
涼補熱補 選對藥材
有婦產科醫師提醒孕婦,補過頭會增加中風的風險。其實,進補大致分為涼補與熱補,現代人進補未必都需大魚大肉,只要用對藥材就不會導致中風。進補藥方針對個別狀況調整,體質太燥熱的孕婦不需勉強喝八珍湯等熱補方,可以涼補藥方為主。不過,涼補、熱補的方
-
以茶之性養春天四相
天有春、夏、秋、冬四時,人有四相。春季屬木,五色為青;夏季屬火,五色為紅;秋季屬金,五色為白;冬季屬水,五色為黑。天人合一,人之氣色合于自然,健康長壽;悖于自然,衰敗早夭。觀察氣色,判定盛衰,品茶相應,不亦樂乎。四時四相,以草木為尺,以居
2017-03-11 11 -
中醫手法治肱骨幹骨折
肱骨幹骨折是臨床常見骨折之一,中醫又稱“折肱”、“胳膊骨傷折”,約占全身骨折的1﹪~3﹪。由直接暴力或間接暴力所致。《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說:“或墜車馬跌碎,或打斷,或斜裂,或截斷,打斷者有碎骨,跌斷者則無碎骨。”傷後局部畸形、腫脹、
2017-03-11 35 -
《內經》論正治法與反治法
“正治法與反治法”是《內經》最重要的治療法則,出自《素問·至真要大論》,論曰:“逆者正治,從者反治,從少從多,觀其事也。”張介賓注曰:“以寒治熱,以熱治寒,逆其病者,謂之正治。以寒治寒,以熱治熱,從其病者,謂之反治。”正治法與反治法是治病
2017-03-11 35 -
葶藶大棗瀉肺湯臨床新用
葶藶子和大棗兩味藥作為一首方劑使用,見於張仲景《金匱要略》,取名葶藶大棗瀉肺湯,主治肺中水飲壅塞,胸滿喘咳,一身面目浮腫。方中葶藶子辛苦,大寒。入肺,膀胱經。功能瀉肺定喘,行水消腫。主治痰涎壅肺,咳嗽氣喘,面目浮腫,胸腹積水,小便不利等病
2017-03-11 26 -
小兒發燒怎麼辦
小兒發燒是機體抗禦疾病的一種反應,相對來說,發燒並不是壞事。因為小兒大腦發育不完善,對體溫調節還不夠健全穩定,當受到各種細菌和病毒感染時,就會引起發燒。有些家長一見孩子發燒,就如臨大敵,慌慌張張到處找退燒藥,甚至一天跑三趟醫院。其實,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