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麼是陽明經證
【概念】陽明經證是指邪熱亢盛,充斥陽明之經,彌漫全身,而腸中無燥屎內結所表現的證候。本證是以大熱,大汗,大渴,脈洪大為其辨證依據。 【臨床表現】身大熱,汗大出,口大渴引飲,或心煩躁擾,氣粗似喘,面赤,苔黃燥,脈洪大。
-
什麼是陽明腑證
【概念】陽明腑證是指邪熱內盛陽明之裡,與腸中糟粕相搏,燥屎內結所表現的證候。本證是以潮熱汗出,腹滿疼痛,大便秘結,苔黃燥,脈沉實等為其辨證要點。 【臨床表現】日晡潮熱,手足濈然汗出,臍腹脹滿疼痛,痛而拒按,大便秘結不通,甚則神昏譫語、狂亂
-
什麼是少陽病證
【概念】少陽病證是指邪犯少陽膽腑,樞機不運,經氣不利所表現的證候。又稱少陽半表半裡證。多由太陽經證不解,邪傳半表半裡的少陽部位而引起。亦可由厥陰病轉出少陽而成。本證是以寒熱往來,胸脅苦滿,脈弦等為辨證依據。 少陽的生理與病理: 少陽包括手
-
什麼是少陰病證
少陰病是傷寒六經病變發展過程的後期,全身性陰陽衰憊所現證候的概括。病位主要在心腎,臨床以脈微細、但欲寐為主要脈症。 少陰的生理與病理: 少陰包括手少陰心與足少陰腎,分別與手太陽小腸、足太陽膀胱互為表裡。 手少陰心屬火,主血脈、神明;足少陰
2017-03-07 13 -
什麼是營分證
營分證是指溫熱病邪內陷,劫灼營陰,心神被擾所表現的證候。營分證是溫熱病發展過程中較為深重的階段。可由氣分證不解,邪熱傳入營分而成,或由衛分證直接傳入營分而成,稱為"逆傳心包",亦有營陰素虧,初感溫熱之邪盛,來勢兇猛,發病急驟,起病即見營分
2017-03-07 13 -
衛氣營血證的傳變
溫熱病的整個發展過程,實際上就是衛氣營血證候的傳變過程。它體現了溫病發生發展的規律性。衛氣營血證候的傳變秩序,一般有順傳和逆傳兩種形式。 順傳:指病變多從衛分開始,依次傳入氣分、營分、血分。它體現了病邪由表入裡、由淺入深,步步深入,病情由
2017-03-07 20 -
衛氣營血辨證概要
衛氣營血辨證是清代葉天士所創立的一種論治外感溫熱病的辨證方法。即將外感溫熱病發展過程中所反映的不同病理階段,分為衛分證、氣分證、營分證、血分證四類,用以說明病位的淺深、病情的輕重和傳變的規律,並指導臨床治療。 仲景創立的六經辨證及後世醫
-
什麼是衛分證
衛分證是指溫熱病邪侵犯肺衛,致使衛外功能失調,肺失宣降所表現的證候。衛分證是溫熱病的初起階段。本證是以發熱、微惡風寒,舌邊尖紅,脈浮數為辨證要點。 發熱,微惡風寒,舌邊尖紅,脈浮數,常伴頭痛,咳嗽,口幹微渴,咽喉腫痛等症。
-
什麼是氣分證
氣分證是指溫熱病邪內傳臟腑,正盛邪實,陽熱亢盛所表現的裡實熱證候。根據邪熱侵犯肺、胃、胸膈、腸、膽等臟腑的不同而兼有不同的見症。多由衛分證不解,邪傳入裡所致;亦有初感則溫熱邪氣直入氣分而成者。氣分證是以發熱不惡寒,反惡熱,舌紅苔黃,脈數有
-
什麼是血分證
血分證是指溫熱病邪深入陰血,導致動血、動風、耗陰所表現的一類證候。血分證是溫熱病發展過程中最為深重的階段,是由邪在營分不解,傳入血分而成;或氣分熱熾,劫營傷血,徑入血分而成;或素體陰虧,已有伏熱內蘊,溫熱病邪直入血分而成。病變主要累及心、
-
衛氣營血辨證的臨床意義
衛氣營血辨證的臨床意義有三:①是溫熱病發展的四個不同階段中四類不同證候的概括。也是反映病邪由表入裡的四個層次;②標明了溫熱病發展變化的一般規律,即其病理變化主要表現為機體衛氣營血的功能失調或損害;③說明了溫熱病以病情的輕重,病位的深淺,正
-
論肝為血室
歷代醫家對於《傷寒雜病論》中血室的認識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言血室為胞宮說、沖脈說、大小腸說、胸膈以上胸腔之地說、血脈血分說、不必拘定部位說等諸多學說。然認為“肝為血室”。 《傷寒論》143條: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
-
《三易洞璣》中的中醫理論
《三易洞璣》作者黃道周為明末閩海大儒,《三易洞璣》為其主要代表作之一。所謂“三易”,是指伏羲之《易》、文王之《易》和孔子之《易》;“洞璣”是說璣衡為古人測量天文的儀器。按照《易經》所載歷數以測天文,可以洞悉天地乃至人事之玄機。全書共16卷
-
三焦辨證概要
三焦辨證,是清代吳鞠通依據《內經》關於三焦所屬部位的概念,將外感溫熱病的證候歸納為上、中、下三焦病證,用以闡明三焦所屬臟腑在溫熱病過程中的病理變化、證候表現及其傳變規律,並指導治療的一種 辨證方法。三焦所屬臟腑的病理變化和臨床表現,也標誌
-
什麼是上焦病證
【概念】上焦病證是指溫熱之邪侵襲手太陰肺經和手厥陰心包所表現的證候。由於肺主氣屬衛,故在上焦病證中,溫熱之邪初犯人體,既可能肺衛同時受邪,也可能只限於肺臟受邪,邪熱壅肺,表衛證不甚明顯。病情嚴重時,溫熱之邪可逆傳心包。【臨床表現】發熱,微
-
什麼是中焦病證
【概念】中焦病證是指溫熱之邪侵襲中焦脾胃,邪從燥化和邪從濕化所表現的證候。溫邪自上焦傳入中焦,脾胃二經受病,若邪從燥化,表現為陽明燥熱傷陰之證;若邪從濕化,則成為太陰濕熱證。【臨床表現】身熱面赤,呼吸氣粗,腹滿便秘,神昏譫語,渴欲飲冷,口
2017-03-07 16 -
什麼是下焦病證
【概念】下焦病證是指溫熱之邪犯及下焦,劫奪肝腎之陰所表現的證候。【臨床表現】身熱顴紅,神疲,耳聾,手足心熱甚於手足背,口燥咽幹,脈虛大;或見手足蠕動,甚或瘈疭,心中憺憺大動,神倦脈虛,舌絳苔少,甚或時時欲脫。
2017-03-07 20 -
三焦病證的傳變
三焦病證的傳變,一般多由上焦手太陰肺開始,傳入中焦,進而傳入下焦,此為"順傳", 標誌著病情由淺入深,由輕到重的病理進程。若病邪從肺衛而傳入心包者,稱為"逆傳",說明邪熱熾盛,病情重篤。 三焦病證自上而下的傳變,這是一般的規律。臨床有邪犯
-
什麼是經絡辨證
經絡辨證,是以經絡學說為理論依據,對病人所反映的症狀、體征進行分析綜合,以判斷病屬何經、何髒、何腑,並進而確定發病原因、病變性質及其病機的一種辨證方法。劃分病變所在的經絡病位,源於《內經》,後世多有發揮。《靈樞·經脈》載有十二經病證。奇經
-
什麼是十二經脈病證
十二經脈包括手、足三陰與三陽經。各經病證包括經脈循行和所屬臟腑的病變。它們的臨床表現有三個特點:一是經脈受邪,經氣不利,出現的病症多與其循行部位有關,如足太陽膀胱經受邪,可見項背、腰脊、 膕窩、足跟等處疼痛;二是臟腑病候與經脈所屬部位的症
2017-03-07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