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鉤藤摻假的識別
鉤藤為茜草科植物鉤藤、大葉鉤藤、毛鉤藤、華鉤藤、或無柄果鉤藤的乾燥帶鉤的莖枝。具有熄風止痙、清熱平肝的功效,用於肝風內動、驚癇抽搐、高熱驚厥、頭痛眩暈等症,是一味較常用中藥。古人認為,“用鉤,取其力銳爾”,“去梗純用嫩鉤,功力十倍”。 現
-
半夏炮製品種多
半夏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乾燥塊莖。生品味辛,性溫,有小毒。歸脾、胃、肺經。功能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適用於濕痰咳嗽、痰多或痰逆頭眩等;胃氣上逆,噁心嘔吐;胸脘痞悶,梅核氣以及癭瘤痰核、癰疽腫毒等;與秫米配伍,可用於胃不和而臥不安。
-
識別真假猴棗
猴棗又名申棗、猴丹,為獼猴胃或肝膽之結石。因獼猴常年食用各種山果,積年累月其精液在胃、膽囊等處形成結石,呈橢圓形,形似小棗,故稱猴棗,為治熱痰之聖藥。其性寒味苦,無毒,具有鎮驚化痰、清熱解毒的功效,用於治療痰熱喘咳、小兒驚癇、瘰鬁痰核等證
2017-03-07 22 -
半夏和常見偽品的鑒別
半夏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之功,臨床應用較多,特別是止咳化痰的成藥多有半夏配伍。半夏是天南星科多年生小草本,由於其每年生長時間短,生長速度較慢,產量不高,野生資源枯竭加上生產企業的需求增多等原因,半夏商品供不應求,價格也日益高漲
2017-03-07 13 -
黑順片的真偽鑒別
黑順片是附子的炮製品種之一,又稱黑附片,是臨床上最常用的附子品種。附子是重要的溫裡藥,具有回陽救逆、助陽補火和散寒止痛的功效,常用于亡陽證和寒痹證。附子是烏頭的子根,生品因含有雙酯類生物鹼而有較強毒性,所以臨床常用其炮製品。黑順片是附子
2017-03-07 15 -
識別真假沙苑子
沙苑子又名潼蒺藜、沙苑蒺藜,為豆科植物黃芪的種子,每年秋末冬初,果實成熟而未開裂時連莖割下,曬乾後打下種子,去淨雜質,再曬乾即可入藥。其性溫,味甘,入肝、腎經,具有補肝、益腎、明目、固精的功效,用可治療肝腎不足、腰膝酸痛、目昏、遺精早洩
2017-03-07 49 -
識別真假蔓荊子
蔓荊子又名蔓荊實、荊子,為馬鞭草科植物單葉蔓荊或蔓荊的果實,每年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去淨雜質,曬乾即可入藥。其性涼,味苦辛,入肝、胃、膀胱經,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的功效,用於治療風熱感冒、頭痛、偏頭痛、齒痛、赤眼、目晴內痛、昏暗多淚、
2017-03-07 39 -
識別真假仙茅
仙茅又稱獨茅根、黃茅參,為石蒜科植物仙茅的根莖。每年2~4月發芽前或7~9月苗枯萎時挖取根莖,洗淨,除去鬚根和根頭,曬乾即可入藥。其性溫,味辛,有毒,具有溫腎陽、壯筋骨的功效,常用于治療陽萎精冷、小便失禁、崩漏、心腹冷痛、腰腳冷痹、癰疽
-
識別真假白蘞
白蘞為葡萄科植物白蘞的根,每年春、秋季採挖,除去莖及細鬚根,洗淨後多縱切成兩瓣、四瓣或斜片,曬乾即可入藥。《本草圖經》曰:“白蘞,今江淮州郡及荊、襄、懷、孟、商、齊諸州皆有之。二月生苗,多在林中,作蔓,赤莖,葉如小桑,五月開花,七月結實
-
枇杷葉的真偽鑒別
枇杷葉是常用止咳化痰藥,具有清肺化痰、止咳、降逆止嘔的作用。筆者最近工作中發現有用木蘭科植物廣玉蘭葉冒充枇杷葉銷售的,購買使用時應加以鑒別。 枇杷葉:長橢圓形,長12~30釐米,寬3~9釐米,先端尖,邊緣有疏鋸齒,基部全緣。上表面黃
2017-03-07 23 -
識別真假茜草根
茜草根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根及根莖。其性寒,味苦,入心、肝經,具有行血止血、通經活絡、止咳祛痰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血崩、經閉、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瘀滯腫痛、黃疸、慢性氣管炎等症。市場上有以同科植物蓬子菜的乾燥根冒充茜
2017-03-07 15 -
牛黃的真偽鑒別
牛黃又名西黃、西牛黃,具有利膽、清熱解毒、化痰開竅、定驚止痙的功能。長期以來市場供應緊缺,價格高昂,一些不法分子用植物的粉末加蛋清、蛋黃和牛膽汁等製成,或用其他動物的膽結石等偽充,以假亂真,牟取暴利。鑒別真偽牛黃,可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
識別真假白藥子
白藥子又名白藥、白藥根,為防己科植物金線吊烏龜的塊根,多生於陰濕山坡、路旁或溪邊、林緣。每年秋季採挖,洗淨泥土,切片曬乾即可入藥。其性涼,味苦辛,具有清熱消痰、涼血解毒、止痛的功效,用於治療咽痛喉痹、咳嗽、吐血、衄血、金創出血、熱毒癰腫
-
洋金花真偽鑒別
洋金花為茄科植物白花曼陀羅的花,具有止咳平喘、鎮痛解痙的作用。洋金花有毒,使用劑量一般為0.3~0.6克,商品中常有以玄參科植物泡桐的花冒充洋金花,使用時應加以留神。洋金花質地輕泡,易破碎,鑒別時挑選個體完整者水浸泡後展開觀察。 洋
2017-03-07 10 -
識別真假紫菀
紫菀又名青菀、紫蒨,為菊科植物紫菀的根及根莖,多生於山地或河邊草地,《本草圖經》雲:“紫菀,三日內布地生苗葉,其葉三四相連,五月六月內開黃紫白花,結黑子。”每年春、秋季均可採挖,除去莖葉及泥土,將其鬚根編成小辮,商品稱為“辮紫菀”,曬乾即
2017-03-07 12 -
識別真假羌活
羌活為傘形科植物羌活的根。其性溫,味辛苦,入膀胱、腎經,具有散表寒、祛風濕、利關節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風寒濕痹、骨節酸疼、風水浮腫、癰疽瘡毒等症。羌活因藥用部分和形態不同,而分為蠶羌、竹節羌、大頭羌、條羌等多個品種,這些均屬正品,
-
識別真假白芷
白芷又稱苻蘺、澤芬,為傘形科植物白芷的乾燥根。每年7~9月間莖葉枯黃時採挖,選擇晴天時作業,先割去地上部分,再挖出根部,除淨殘莖、鬚根和泥土,注意不要水洗,曬乾或用微火烘乾即可入藥。其性溫,味辛,入肺、脾、胃三經,具有祛風燥濕、消腫止痛的
2017-03-07 22 -
識別真假牛蒡子
牛蒡子又名大力子、鼠粘子,為菊科植物牛蒡的果實,每年8~9月份果實成熟時,分批採集,曬乾後,打出果實,除去雜質,再曬至全幹即可入藥。其性涼,味辛苦,入肺、胃經,具有疏散風熱、宣肺透疹、消腫解毒的功效,用於治療風熱咳嗽、咽喉腫痛、斑疹不透、
2017-03-07 16 -
識別真假山藥
山藥為薯蕷科植物薯蕷的乾燥根莖,冬季莖葉枯萎後採挖,切去根頭,洗淨,除去外皮和鬚根,乾燥,或趁鮮切厚片,乾燥;也有選肥大順直的乾燥山藥,置清水中,浸至無干心,悶透,切齊兩端,用木板搓成圓柱狀,曬乾,打光,習稱“光山藥”。其性甘、平,入脾、
-
桂皮、肉桂須鑒別使用
肉桂為樟科植物的樹皮,味道香而濃郁,是不可多得的調味佳品,同時,又是溫裡之良藥,具有補陽溫腎、祛寒、通脈止痛等作用。樟科植物多含揮發油而氣香,樟科數種植物的樹皮都作為香料使用,統稱桂皮。桂皮是常用調料,常可於菜市場可購得,但一般不作藥用,
2017-03-07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