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識別真假鱉甲
鱉甲又稱上甲、團魚甲,為鱉科動物中華鱉的背甲,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南朝齊梁時期的醫學家陶弘景曰認為鱉“采得,生取甲,剔去肉者,為好。”鱉甲的採集多在每年3~9月間,捕捉鱉後,砍去鱉頭,將鱉身入沸水中煮1~2小時,至甲上硬皮能脫落時,取
2017-03-07 13 -
識別摻偽冰片
冰片又名梅片、冰片腦,商品分為天然冰片和機制冰片兩種,天然冰片系由龍腦香科植物龍腦香樹幹,或菊科植物艾納香的鮮葉經蒸餾所得的結晶,後者又稱為艾片;機制冰片是以松節油、樟腦為原料加工而成,又稱為龍腦。其性涼,味辛苦,具有通諸竅、散鬱火、去
2017-03-07 54 -
識別真假馬兜鈴
馬兜鈴又名馬兜零、蛇參果,為馬兜鈴科植物北馬兜鈴或馬兜鈴的乾燥成熟果實,始載於《開寶本草》。北宋藥物學家蘇頌認為馬兜鈴:“春生苗,作蔓繞樹而生。葉如山蕷葉,而厚大背白。六月開黃紫花,頗類枸杞花。七月結實如棗大,狀似鈴,作四五瓣……七八月
-
巧識摻偽蟾酥
蟾酥又名蟾蜍眉脂、蛤蟆酥,為中華大蟾蜍或黑眶蟾蜍耳後腺及皮膚腺分泌的白色漿液,採集後,先用銅篩濾淨泥土及雜質,然後刮入圓形或棋子狀的模型中曬乾,前者稱為“團酥”,後者稱為“棋子酥”,亦有塗在玻璃板、瓷盤或竹箬上曬乾稱為“片酥”。其性溫,
2017-03-07 14 -
識別真假蘆根
蘆根又名葦根、蘆菇根,為禾本科植物蘆葦的根莖,每年春、夏、秋三季均可採挖,洗淨泥土,剪去殘莖、芽及節上鬚根,剝去膜狀葉,曬乾即可入藥。亦可埋于濕沙中以供鮮用。其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生津、除煩、止嘔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熱病煩渴
2017-03-07 11 -
識別真偽川楝子
川楝子又名苦楝子、楝實,為楝科植物川楝的果實,每年秋、冬季果實成熟時採收,曬乾即可入藥。其性寒,味苦,有小毒,具有除濕熱、清肝火、止痛、殺蟲的功效,用於治療熱厥心痛、脅痛、疝痛、蟲積腹痛等症。《本草綱目》載:“楝實,導小腸膀胱之熱,因引
2017-03-07 13 -
如何區別應用粉葛根與柴葛根
葛根是一味歷史悠久的經典藥物,首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醫聖張仲景的《傷寒論》《金匱要略》均有使用,創立了諸如“葛根湯”、“葛根芩連湯”等名方,幾千年來沿用不衰。然而近年來,隨著藥理研究的深入和2005版《藥典》頒佈之後,柴葛根被
2017-03-07 14 -
識別真假皂角刺
皂角刺又名皂刺、皂針,為豆科植物皂莢的棘刺,全年均可採集,但以9月到翌年3月為宜。其性溫,味辛,具有搜風、拔毒、消腫、排膿的功效,用於治療癰腫、瘡毒、癘風、癬瘡、胎衣不下等症。市場上有以鼠李科植物酸棗樹的刺冒充皂角刺,使用時注意鑒別。
2017-03-07 13 -
區別使用沉香、降香、檀香
沉香、降香、檀香都屬辛溫芳香理氣藥,但功效各有所長,臨床要注意區別使用。 沉香 為瑞香科植物沉香及白木香含有棕黑色樹脂的木材,經乾燥後加工而成。其味辛苦,性溫,氣味芳香,歸脾、胃、腎經。 本品質重而降,能下入丹田暖腎納氣,芳香辛散,能行
2017-03-07 31 -
蒲公英飲片摻偽品的鑒別
蒲公英為菊科植物蒲公英、鹼地蒲公英或同屬數種植物的乾燥帶根全草,具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之作用,對疔瘡腫毒、乳癰、瘰鬁、目赤、咽痛、肺癰、腸癰、濕熱黃疸、熱淋澀痛等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雖然蒲公英價格便宜,但其飲片仍有不少摻假使偽
2017-03-07 10 -
識別摻偽紅花
紅花又稱紅藍花、草紅花,為常用的活血化瘀藥,每年5~6月份,當花瓣由黃變紅時採摘管狀花,陰乾即可入藥,其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通經、去瘀止痛的功效,用於治療經閉、癥瘕、難產、產後惡露不行、瘀血作痛、癰腫、跌撲損傷等症。現代藥理
2017-03-07 33 -
區別應用硫黃、雄黃、雌黃、藤黃
硫黃、雄黃、雌黃、藤黃四者均是外用藥品,尚可內服。其性溫有毒,具有“以毒攻毒”的解毒殺蟲之效。為治療疥癬、癰疽的常用藥。但四者的效用各有所長。 硫黃:硫黃止癢殺蟲力強,為治療疥瘡要藥。多用治疥癬瘡癩及皮膚瘙癢等病症。如治頑癬瘙癢,可與枯
2017-03-07 42 -
識別真偽牽牛子
牽牛子又名草金鈴,為旋花科植物牽牛的種子,每年7~10月間果實成熟時,將藤割下,打出種子,除去果殼雜質,曬乾即可入藥,黑色者稱為“黑醜”,米黃色者稱為“白醜”,性寒,味苦辛,有毒,入肺、腎、大小腸經,含有牽牛子苷、牽牛子酸甲、沒食子酸、
2017-03-07 12 -
識別真假八角茴香
八角茴香又稱大茴,俗稱大料,為木蘭科植物八角茴香的果實,形大如錢,裂成八瓣,故名八角茴香,它既是家庭常用的調味品,又是一味常用的中藥材。始載於《本草品匯精要》,其性溫,味辛甘,入脾、腎經。據測定,含有較多的揮發油(茴香油),主要成分為茴
2017-03-07 21 -
識別真假紫草
紫草又名紫丹、地血,為紫草科植物硬紫草的根,多生於高山野草叢中或向陽坡地,每年四、五月份或九、十月間挖根採集,除去殘莖及泥土,曬乾或微火烘乾即可入藥。此藥在採集加工時不可水洗,以防退色。其性寒,味苦,具有涼血活血、清熱解毒的功效,常用於
2017-03-07 32 -
識別真假常山
常山又名互草、恒山,為虎耳草科植物常山的根,生於林蔭濕潤山地,或栽培于林下,每年秋季採挖,除去莖苗及鬚根,用水略浸泡後撈出,潤透切片,然後用黃酒拌勻,稍悶潤,置鍋內用文火炒至略呈黃色,取出放涼即可。入藥多用酒炙,“常山生用令人大吐,酒浸
2017-03-07 10 -
識別真假苦楝皮
苦楝皮又名楝皮、楝根木皮,為楝科植物苦楝或川楝的根皮或乾燥的樹皮。原植物苦楝為落葉喬木,多生於路旁、坡地或栽種於屋旁、籬笆邊。此藥四時均可採集,但以春末夏初為宜。砍下樹幹或挖出樹根,剝取根皮或樹皮,洗淨曬乾即可入藥。其性寒,味苦,有毒,
2017-03-07 14 -
識別真假覆盆子
覆盆子又名烏藨子、小託盤,為薔薇科植物掌葉覆盆子、插田泡等的未成熟果實。每年立夏後,果實已飽滿而尚呈綠色時採摘,除淨梗葉,用沸水浸1~2分鐘後撈出,置烈日下曬乾即可入藥。其性平,味甘酸,入肝、腎二經,含有糖類、β-穀甾醇、覆盆子酸、沒食
2017-03-07 33 -
識別真假厚樸花
厚樸花又名調羹花,為木蘭科植物厚朴或凹葉厚樸的花蕾。每年春末夏初時,其花蕾尚未開花時或稍開時採摘,放在蒸籠中蒸至上氣後約10分鐘取出,曬乾或文火烘乾即可入藥。其性溫,味苦辛,具有寬胸理氣、化濕祛濁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胸脘痞悶脹滿,食欲不振
2017-03-07 21 -
識別真假龍膽草
龍膽草又稱地膽草、山龍膽,為龍膽科植物龍膽或三花龍膽的根及根莖。生於山坡草叢、灌木叢及樹林邊緣,每年春、秋兩季均可採收,以秋季採收的品質最佳。採挖後,除去莖葉,洗淨曬乾即可入藥。其性寒,味苦,具有瀉肝膽實火、除下焦濕熱的功效,常用於治療
2017-03-07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