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識別真假穀精草
谷精草又名文星草、移星草,為穀精草科植物穀精草的帶花莖的花序。每年8~9月採收,將花莖拔出,除去泥土雜質,曬乾即可入藥。其性涼,味辛甘,入肝、胃經,具有祛風散熱、明目退翳的功效,用於治療目翳、雀盲、頭痛、齒痛、喉痹、鼻衄等證。市場上有以
2017-03-07 12 -
識別真假白鮮皮
白鮮皮又名北鮮皮,為多年生草本芸香科植物白鮮的根皮,全株有股特異的刺激味,產于冀、遼、川、江、浙、皖等省。北方于春、秋兩季採收,南方於夏季採收。挖出根後,洗淨泥土,除去鬚根及粗皮,趁鮮時縱向剖開,抽去木心,曬乾即可入藥。其性寒,味苦鹹,
2017-03-07 11 -
如何鑒別野山參
野山參是人參家族的佼佼者,有“神草”之美譽,為滋補的名貴中藥材。由於野山參自然生長在原始森林中,有的長達百年,沒有經過人工培植,沒有化學肥料的成份,且不宜採集,故更顯其名貴,致使不良藥販弄虛作假,以移山參、池底子參等在參體上手工做紋,參
2017-03-07 12 -
識別真假王不留行
王不留行又稱王不流行、麥藍子,為石竹科植物麥藍菜的種子,生長于田邊或耕地附近的丘陵地,尤以麥田中最為普遍。每年四、五月麥熟時採收,割取全草,曬乾,使果實自然開裂,然後打下種子,除去雜質,曬乾。市場上有以豆科植物小巢菜的乾燥種子冒充王不留
2017-03-07 16 -
識別真假皂角
皂角又名皂莢、雞棲子,為豆科植物皂莢的果實,每年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摘,曬乾即可入藥。其性溫,味辛,有微毒,含有三萜皂苷、鞣質、蠟醇、廿九烷、穀甾醇、豆甾醇等成分,具有祛風痰、除濕毒、殺蟲的功效,用於治療中風口眼歪斜、頭風頭痛、咳喘痰喘、腸
2017-03-07 45 -
識別真假梔子
梔子又稱越桃、黃梔子,為茜草科植物山梔的果實,始載于《神農本草經》,為常用中藥。生於低山溫暖的疏林中或荒坡、溝旁、路邊等地,每年10月間果實成熟果皮呈黃色時採摘,除去果柄及雜質,上屜蒸半小時或置2%的明礬沸水中略燙,取出烘乾或曬乾即可入
2017-03-07 15 -
識別真假鹿筋
鹿筋為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四肢的筋,全年都可採集,取鹿的四肢,抽出足筋,保留蹄部,陰乾,入藥時斬去蹄甲後,用溫水略洗,置炭火上烘軟,切成小段即可。其性溫,味淡微鹹,無毒,入肝、腎二經,具有補元陽、壯筋骨的功效。 《本草逢原》載:鹿筋“大
2017-03-07 125 -
識別真假白芍藥
白芍藥又稱金芍藥,簡稱白芍,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藥的根,每年夏、秋季採挖已栽植3~4年的芍藥根,除去根莖及鬚根,洗淨,刮去粗皮,入沸水中略煮,使芍根發軟,撈出曬乾即可入藥。其性涼,味苦酸,具有養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收汗的功效,用於
-
識別真假珍珠粉
珍珠又名真珠、珠子,為珍珠貝科動物珍珠貝、馬氏珍珠貝或蚌科動物三角帆蚌、褶紋冠蚌等貝類動物珍珠囊中形成的無核珍珠,主要成分為碳酸鈣,並含有亮氨酸、蛋氨酸、丙氨酸、甘氨酸等多種氨基酸、脂肪醇、30多種微量元素、牛磺酸、豐富的維生素、肽類等
-
識別真假升麻
升麻又稱周麻、綠升麻,為毛茛科植物升麻的根狀莖,同科植物興安升麻及三葉升麻(關升麻)亦載入《藥典》,作為正品使用。每年春、秋採挖,除去地上莖苗和泥土,曬至鬚根幹時,用火燎或用竹筐撞去鬚根,曬乾即可入藥。其性涼,味甘辛微苦,入肺、脾、胃經
2017-03-07 21 -
識別真假大戟
大戟又稱下馬仙,《藥典》載的京大戟和紅芽大戟均為正品,這兩個品種,雖不同科屬,但功效相同,皆可做為真品大戟入藥。每年春季未發芽前,或秋季莖葉枯萎時採挖其根,除去殘莖及鬚根,洗淨曬乾即可入藥。其性寒,味苦辛,有毒,具有瀉水飲、利二便的功效
2017-03-07 11 -
三七辨真偽
三七又名山漆、田三七,為五加科植物人參三七的根,其葉生長為左三右四,故名三七,因有止血散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又有“止血金不換”的美稱。每年夏末、秋初開花前,或冬季種子成熟後採挖,多選生長3年以上者,挖取根部,去淨泥土,剪除細根及莖基,曬
-
鑒別杏仁和桃仁
杏仁分苦杏仁和甜杏仁,桃仁有家桃仁和山桃仁。它們皆屬薔薇科植物,藥用皆為其乾燥成熟的種仁。由於它們基源相同,因而性狀也很相似,特別是燀去種皮後更是不易區分,下面介紹如何區別杏仁核桃仁的方法。 苦杏仁:降氣止咳平喘,潤腸通便。桃仁及山桃仁
2017-03-07 19 -
如何識別真假阿膠
阿膠又稱驢皮膠,為馬科動物驢的皮去毛後熬制而成的膠塊,與人參、鹿茸一起被譽為“中藥三寶”。其性平,味甘,入肺、肝、腎經,成分多由膠原及其部分水解產物所成,基本上是蛋白質,水解產生賴氨酸、精氨酸、組氨酸等多種氨基酸,另外,還含有氮、鈣、灰
-
識別真假杜仲
杜仲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樹皮,是一味補肝腎、強筋骨的常用中藥,《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在每年清明和夏至之間,選取生長10~20年以上的植株,按需剝下樹皮,刨去粗皮,曬乾,即為杜仲藥材。市場上有以夾竹桃科植物紅杜仲藤(俗稱紅杜仲)冒充杜
2017-03-07 47 -
鹿角膠真假識別
鹿角膠又名鹿膠、白膠,為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的角煎熬而成的膠塊,多在冬、春季加工。先將鹿角鋸成小段,置水中浸漂,每日攪動並換水1~2次,漂至水清取出,置鍋中煎取膠液,反復煎至膠質盡出,角質酥脆易碎為止。將煎出的膠液過濾合併靜置,再加入3
2017-03-07 25 -
白豆蔻 紅豆蔻 草豆蔻的區別應用
白豆蔻、紅豆蔻、草豆蔻三藥雖然是藥用薑科不同品種植物的果實或種子,但氣味均屬辛溫,入脾胃二經,都具有化濕散寒止嘔的作用。所以,臨床上用於治療寒濕阻滯中焦,胸悶不暢,脘腹脹滿疼痛,嘔惡欲吐,大便不爽,口淡黏膩等症,三者均可選用,但因其性能
2017-03-07 12 -
龜板真假識別
龜板又名龜甲、敗龜板、龜腹甲,為龜科動物烏龜的甲殼。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龜甲,古者上下甲皆用之,至《日華》始用龜板,而後人遂主之矣。”就是說,現在所用的龜板主要指龜的腹甲。全年均可捕捉,但以秋、冬季為多。捕到宰殺後,剔除筋肉,
2017-03-07 13 -
牛膝真假識別
川牛膝又名甜牛膝,為菊科植物川牛膝的根,每年秋、冬季均可採挖。其性平,味甘微苦,具有祛風、利濕、通經、活血的功效,用於治療風濕腰膝疼痛、腳痿筋攣、血淋、尿血、婦女經閉等症。市場上有以同科植物土木香的根切片冒充川牛膝,使用時注意鑒別。 真
-
川烏生用與制用的區別
川烏為毛茛科植物烏頭的乾燥小子根,通用名稱烏頭。本品味辛、苦,性熱;生品有大毒,製品毒性很小。功能祛風除濕,溫經散寒,麻醉止痛,主治風寒濕痹,關節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等症。本品不宜與川貝母、浙貝母、伊貝母、半夏、白及、白蘞、天花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