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極拳八字要訣簡釋
慢:行雲流水,外形緩慢,內神活潑。練好步法,走對架子。 松:全身放鬆,骨節、筋腱拉開。 柔:由松入柔,含胸撥背,沉肩墜肘,松腰落胯,屈膝圓襠,氣沉丹田,都是松柔要領。 剛:積柔成剛,柔裡有剛攻不破,剛中無柔不為堅。 圓:走弧形、曲形,螺
2012-09-27 11 -
太極拳對情志調節的作用
太極拳前人曾被稱之為“知覺運動”,其原因在於其鍛練是與人意念感覺分不開的。最初練習者要注意動作是否正確,再者要注意在練習中掌握每一個要領。如是否做到虛領頂勁、含胸拔背、沉肩墜肘、松腰松胯、氣沉丹田等等。然而這只是初步的以意導體,以後漸漸
2012-09-27 11 -
練太極拳是一個積累的過程
現在練太極拳的人越來越多,對於初學者來說,怎樣來認識太極拳呢?為此,記者專程採訪了陳氏十九世太極拳嫡宗傳人、“八大天王”之一、國家武術一級裁判、陳家溝太極拳研究會會長兼總教練陳志強大師。 練太極要因人而異 太極拳動作柔緩、連貫圓活,通過
2012-09-27 20 -
太極拳有助提升免疫力
臺灣馬偕醫院研究發現,打太極拳確實有“強身”效果。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陳裕仁說,這項研究比較練太極拳超過一年的民眾和從沒學過的人。 研究發現,練太極拳超過一年的民眾,體內白血球數目是沒練功者的1.5倍,但陳裕仁強調,白血球數目增加都在正常
2012-09-27 16 -
太極松腰 最簡單的方法
在楊式太極拳第三代傳人楊澄甫先生口述、陳微明先生筆述的《太極拳術十要》中,松腰是作為很重要的一點來闡述的:“腰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後兩足有力,下盤穩固。虛實變化,皆由腰轉動,故曰,命意源頭在腰隙。有不得力,必由腰腿求之也。” 腰部通
2012-09-27 10 -
太極健身 強身健體
隨著現代人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對自身的要求也在逐漸提高,壓力自然會更上一層樓,越來越多的都市白領處於亞健康狀態。據瞭解,目前,陳式太極拳館等能使人保持心態平和、減輕壓力的運動在都市中逐漸流行起來。 形形色色的養生文化中,太極養生正當其時。
2012-09-27 9 -
習練太極益身心
中華民族在千年的生產實踐和社會生活中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在豐富彩的養生健身術中,太極拳以其獨特、完整、科學的鍛煉方法和理論體系,以及良好、確切、普遍的保健的作用和醫療效果,廣群眾所喜愛 中醫學認為,人體是以臟腑為中心,通過經絡運行氣血與形
2012-09-27 4 -
秋補懶得做湯?泡點養身茶吧
在秋季採用茶療養生,簡單方便,還能較好地預防疾病,增強體質,大家可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在此,介紹幾種常用的茶療。 姜蘇茶 此茶適用於風寒感冒、頭痛發熱、噁心嘔吐、胃痛腹脹等腸胃不適型感冒。選取生薑,蘇葉各3克。將生薑切成細絲,蘇
2012-09-27 12 -
秋季養生 6種食物抵抗乾燥
秋天天氣比較乾燥,秋天的飲食注重于養陰除燥,下面向大家推薦六種適合秋季養生食療的食物。一起來看看。 1、梨:清心降火解秋燥 梨具有潤燥消風,鎮咳止喘,清心降火的作用,可以緩解“秋燥”,醒酒解毒。生梨性涼,老年人不宜一次吃得過多。脾胃較弱
2012-09-27 11 -
秋分養生宜多吃“辛酸”果蔬
現在正是秋分時節,專家指出,秋分養生可適當多食辛味、酸味、甘潤或具有降肺氣功效的果蔬,特別是白蘿蔔、胡蘿蔔。 秋天上市的果蔬品種多樣,其中藕、荸薺、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蘋果、葡萄、百合、銀耳、淮山、柿子、芝麻、蜂蜜等是此時調養佐餐的
2012-09-27 6 -
中醫五行人秋分養生各吃什麼
秋分節氣,陰陽、晝夜等長,又平分秋季。隨著氣溫逐漸下降,天氣轉涼,秋燥將越來越明顯。中醫五行將人分為金、木、水、火、土五類。各類人士在秋分時節應該吃什麼養生呢? 木形人:玫瑰青梅健脾舒肝 飲食調養:宜多吃健脾養肝潤燥的食物,如白蘿蔔、藕
2012-09-27 10 -
秋分潤肺護膚養生食譜
進入九月的下旬很多地方都明顯感覺天氣微涼,而在秋分這天太陽直射赤道上,地球上南北半球受光相等,晝夜長短一樣,這時候,秋天剛過一半,故稱為秋分。 儘管南方城市依然感覺炎熱,不過大部分的地區天氣漸轉清涼,間中轉吹乾燥的東北風,皮膚容易乾燥痕
2012-09-27 13 -
飲食療法:秋分時節好進補
“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從秋分起太陽漸向南移,北半球開始日漸縮短夜漸增長,也就是說北半球的秋日開始了。正式進入秋季,如何進補? 初秋調脾胃――青紅蘿蔔煲生魚 [材料]白蘿蔔300克、紅蘿蔔300克、生魚1條(約500克
2012-09-27 18 -
秋燥欲生津 可飲甘蔗粥
甘蔗味甘、性寒、歸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和胃止嘔、滋陰潤燥等功效;主治口乾舌燥,津液不足,高熱煩渴等,對緩解秋燥有奇效。秋天多吃一些甘蔗粥,有利於生津養陰。 [配料] 甘蔗汁800毫升,高粱米200克。 [做法] 甘蔗洗靜榨
2012-09-27 12 -
秋季易乾燥 潤燥有靚湯
燥又稱“燥火”。因夏天暑氣耗精傷氣,再在秋季感受燥氣,耗傷津液,化熱化火。常會引起人們咽幹發熱、牙齦腫痛、鼻衄乾咳、疲乏無力以及大便幹結等,秋燥者的情緒還會因這些不適而變得煩躁不安。中醫認為,對於這種病症,治療調養應以清熱潤燥為宜。因此
2012-09-27 14 -
秋分防乾燥多吃甘蔗和梨子
秋季氣候乾燥,常常使人感到鼻、咽乾燥不適。這時如果能吃些生津止渴、潤喉去燥的水果,會使人頓覺清爽舒適。這個季節帶有保健醫療性質的水果,要數梨和甘蔗了。 中醫認為,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養血生肌、潤肺去燥等功能,最適宜於冬春季
2012-09-27 11 -
“十一”大餐吃什麼美味又養生
國慶日就要到了,親朋好友聚在一起,少不了“吃吃喝喝”,面對餐桌上的美食“誘惑”,如何享用才算是健康、合理地飲食搭配呢? 葷素搭配,酸堿平衡 餐桌上雞、鴨、魚、肉、蝦、蟹等動物性食物一定非常豐盛,讓您大飽口福。這些食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2012-09-27 14 -
秋季防風燥型感冒的飲食禁忌
乾咳,鼻涕和痰裡有時還會帶著少量血絲,這是進入秋季後典範的風燥型感冒症狀。入秋後白天氣候還比較熱,但時令已表示為以燥為主。此時對付感冒,重點是滋陰潤燥。 對於初秋的溫燥感冒,飲食上可以多吃一些滋陰潤燥的食品,如一些甘味和酸味果蔬,比如梨
2012-09-27 7 -
記住“六不要” 秋季進補更適宜
進入秋季後,人們的胃口隨著氣溫的下降逐漸好轉起來,再加上許多地方都有“貼秋膘”的習俗,因此,一到秋天,許多人就張羅著吃各種各樣的食物進補了。其實,進補沒必要操之過急,如果進補錯誤,反而會損傷身體。在進補時,最好做到“六不要”: 不要虛實
2012-09-27 13 -
中醫:秋天吃豆芽春捲能養陰
金黃的面皮,裹著鮮嫩的豆芽等,咬一口,脆脆的,這就是北方人愛吃的春捲。按傳統,春天吃春捲,能發五臟之氣。中醫專家介紹說,秋天吃豆芽春捲也是不錯的選擇。 秋天偏乾燥,飲食應遵循養陰防燥原則。綠豆芽味甘性涼,有清熱解毒、利濕通下等作用,尤其
2012-09-27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