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季體質養生的原則 口幹族吃木耳桑葚
夏天到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出現各種不同的健康狀況,其實與體質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平和體質是九種體質中最穩定、最健康的一種體質。而且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大,平和體質的人也越來越少。平和體質的人日常雖然很少生病,但是日常養生保健依舊不能少。 一
2017-03-07 7 -
夏季請為身體貯備充足的水
夏季天氣炎熱,容易口幹,其實,在人體感到“口幹”之前就已經脫水了,而許多慢性病的就是因為身體缺水造成的,夏季為身體健康,一定要給身體貯備充足的水。 中醫認為“肺為水之上源,腎為水之下源。”肺為五臟六腑之華蓋,為五臟之應天者,屬陽。腎為水
2017-03-07 9 -
不為良相,願處為良醫
許多中醫工作者常常聽到這句話:“不為良相,願為良醫。”它把“醫”與“相”並提,更使人深覺學醫責任重大。可你知道這句話是誰說的嗎? 據宋人吳曾的《能改齋漫錄》卷十三《文正公願為良醫》記載:宋代名儒范仲淹,有一次到祠堂求籤,問以後能否當宰相
2017-03-07 10 -
夏季口幹飲食調理最重要
夏季口幹飲食調理最重要b 炎熱的夏季,隨著汗液的大量排出,口幹口渴是最常見不過的現象了,人們常常以為這是由於體內缺水造成的,但是,這口幹背後也可能是疾病在作祟,別一時大意歸罪於氣候,卻讓疾病漏網。 其實,口幹也分三種類型: 生理性口幹:
2017-03-07 5 -
夏季如何飲食 高溫吃三辣健康度夏
導語:夏季氣溫較高,但人體內還是有虛寒,吃溫熱的食物比較適宜。青椒性溫味辛,能夠通過發汗降低體溫,並緩解肌肉疼痛,因此具有較強的解熱鎮痛作用,夏季適當吃一些青椒,有助於生髮陽氣。今天51養生網小編和大家一起瞭解一下夏季飲食。 佐餐放蒜防
2017-03-07 11 -
巧借藥名寓相思
隨著香港、澳門回歸,臺灣回歸指日可待,天下一統為期不遠,鄧小平同志“一同兩制”的英明決策已在海峽兩岸深入人心。近日舅外公從臺灣回來,說在臺灣流傳符許多用中藥藥名寫成的思親信,作者巧借藥名寓相思,別樣鴻雁別樣情,表達了海峽兩岸人民盼望祖國
2017-03-07 6 -
夏季巧吃辣 祛濕不上火
夏季天氣熱,人們怕上火,不敢多吃辣椒,其實,夏天適當吃些辣椒,不僅可以平衡涼性食物對脾胃的損傷,還能促進食欲、祛除濕氣。不過,辣椒好吃易上火。小編在這裡就教大家幾招如何在夏天吃辣不上火。 一、主食選粗糧 在吃辣味食物時,主食吃粗糧可以緩
2017-03-07 11 -
保健足浴 延年有方
《內經》雲:女子“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男子“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須白,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八八則齒發去。”指出人的一般生長規律,女子42~49歲
2017-03-07 7 -
吃桃子有什麼好處?桃子的功效與作用
吃桃子有什麼好處,桃子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人們最為喜歡的鮮果之一。除鮮食外,還可加工成桃脯、桃醬、桃汁、桃幹和桃罐頭。桃樹很多部分還具有藥用價值,其根、葉、花、仁可以入藥,具有止咳、活血、通便等功能,桃仁含油量45%,可榨取工業用油,
2017-03-07 26 -
夏季蓮子心可助降血壓
本文重點:蓮子心是一種中醫藥材,其實,在平時生活中,我們也可以用蓮子心達到一些保健的效果。蓮子心味道清苦,在炎炎夏日可以很好的幫助我們去除火氣,防燥降暑。 蓮子心是一種中醫藥材,其實,在平時生活中,我們也可以用蓮子心達到一些保健的效果。
2017-03-07 7 -
蘇東坡的長生“四味藥”
蘇東坡不僅是文學大家,還深諳養生之道。他的長開秘訣是“一曰無事以當貴,二曰早寢以當富,三曰安步以當車,四曰晚食以當肉”的“四味藥”。 “無事以當貴”,是指不要把功名利祿、榮辱過失考慮得太多,如能在情志上任性逍遙,隨遇而安,無事以求,這比
2017-03-07 6 -
夏季濕疹頻發 治療濕疹的中藥藥方
夏季就是以炎熱著稱,但是,濕熱的發當然也是不能忽視的情況。夏季也是濕疹高發的季節,尤其是孩子,和未成年人就是濕疹的高發人群。只要是出現,不僅僅是身上出現很多的小點點,同時也會伴隨奇癢難忍的發生,讓患者撓也不是,不撓也不是。總之就是很痛苦
2017-03-07 11 -
指甲上的豎紋影響你的健康
我們的手掌、手指、腳等部位都是反應身體潛在健康問題的鏡子,一旦我們的內部器官出了什麼問題,就會在我們的這些部位發出徵兆。有些人會發現,自己的手指甲上竟有豎紋,那這個現象又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有什麼辦法能讓指甲和體內的病變好轉呢。 【豎紋出
2017-03-07 4 -
蘇東坡與茯苓餅
歷代醫家及養生學家都很重視茯苓的延年益壽之功,唐宋時服食茯苓已是很普遍的事情。宋代文學家蘇東坡就很會做茯苓餅。他曾指出,做茯苓餅“以九蒸胡麻,用去皮茯苓少入白蜜為餅食之,日久氣力不衰,百病自去,此乃長生要訣”。據說蘇東坡年已六旬還有驚人
2017-03-07 29 -
杜甫:三春濕黃精,一食生毛羽
唐代詩人杜甫為避安史之亂,輾轉反側到同穀。因為窮困潦倒,杜甫只好去山上挖黃精充饑度日。晉代葛洪的《抱樸子》有言,“黃精甘美易食,凶年可與老少化糧,謂之米鋪,亦叫餘糧、救窮、就荒草。” 這一日,杜甫收穫頗豐,心裡很高興,於是詩興大發,寫下
2017-03-07 12 -
指甲有豎紋的原因以及如何治療
指甲一旦出現問題一定要及時的關注才好,指甲有豎紋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指甲出現了豎紋很多人都不會理會的,覺得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其實指甲有豎紋的原因以及如何進行治療呢,下面就給大家好好的介紹一下。 指甲可以說是反應身體潛在健康問題的鏡子,假
2017-03-07 10 -
中藥與皇命
古代,有一種避諱制度,凡是皇帝和孔丘的姓名都不准別人使用,遇上這些字時,只能以易字、改讀、缺筆、空字等方法來代替。例如唐代柳宗元在《封建論》中,凡用“民”字的地方,都用“人”字來代替;凡用“治”字的地方,都用“理”字來代替。前者是避唐太
2017-03-07 8 -
夏季吃點這些不僅去火還養生
一到夏天,大家的食欲就沒有寒冷天氣時那麼好了,而且還特別容易上火,所以夏季吃什麼菜好就成了大家喜歡討論的熱門話題。其實夏季有很多食物不僅去火還養生,只是你並不瞭解罷了。想知道去火的食物以及夏季去火食譜嗎?那就一起來看看吧。 想要去火又養
2017-03-07 8 -
養生常識:人體的排毒時間以及排毒方法
導讀:人們的體內或多或少都會存在一些毒素,當這些毒素過多的時候就會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甚至會引發便秘、肥胖、黃褐斑、痤瘡等病症,這個時候就需要人們及時的排毒,來保證身體的健康。那麼人們應該如何排毒呢?下面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人的排毒時
2017-03-07 17 -
名人與茯苓
1.蘇轍療疾用茯苓 北宋著名的文學家蘇轍,年少時身體十分虛弱且疾病不斷,不是噁心、嘔吐、拉肚子,就是感冒、發燒、咳嗽。雖三天兩頭服藥,卻療效甚微。在其30歲剛剛出頭時,舊疾未愈,又添新恙:只覺整天心慌、氣短、頭暈,到處求醫診治,身體依然
2017-03-0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