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重視養生的朋友絕不會錯過的一個好時節, 想要讓自己在嚴寒的冬天也能擁有一個健康的好身體, 不受疾病的侵擾和傷害, 那就一定要注意做好以下這五點冬季養生保健措施。
1、喝“點”粥
冬季養生宜多食熱粥, 常吃此類粥具有增加熱量和營養功能。 晨起服熱粥,
2、進“點”補
冬季人們為了抗寒, 便開始進補了, 但是補也要因時而異。 冬天屬水, 而人體的腎亦屬水, 到了冬季, 腎較易受到傷害, 故而冬季應以補腎為宜。 五味中鹹是入腎的, 而甘是克腎的, 能夠瞭解這個理論, 在冬季進補時就可以有一些選擇。
冬季進補包括食補和藥補兩類。 食補方法因人因地而異, 一般陽氣偏虛的人, 可選羊肉、雞肉、狗肉等。 氣血雙虧的人, 可用鵝肉、鴨肉、烏雞等。
藥補則一定要遵醫囑, 一人一法, 切不可不顧實際情況, 全家上下齊進補。 冬令進補時, 為使腸胃有個適應過程, 最好先做引補, 就是打基礎的意思。 一般來說, 可先選用燉牛肉紅棗、花生仁加紅糖, 也可煮些生薑大棗牛肉湯來吃, 用以調整脾胃功能。
3、早“點”睡
冬日陽氣肅殺, 夜間尤甚, 古人主張人們要“早臥遲起”。 唐代醫學家孫思邈說:“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歸, 冒犯寒威。 ”早睡以養陽氣, 遲起以固陰精。 因此冬季養生要保證充足的睡眠, 這樣有利於陽氣潛藏, 陰津蓄積;立冬後的起居調養切記“養藏”。 要注意保暖, 多曬太陽, 外出注意防寒,
4、出“點”汗
冬季屬陰, 養生應以固護陰精為本, 宜少泄津液。 故冬“祛寒就溫”, 預防寒冷侵襲是必要的。 但也不可暴暖, 尤其不能厚衣重裘, 向火醉酒, 烘烤腹背, 暴暖大汗。 這樣“暖”是達到了, 但是“暖”過頭了, 反而容易引發病症。 冬季養生要適當動筋骨, 出點汗, 這樣才能強身體。
特別是現代人冬季頻頻沐浴, 不符合陽氣內藏的養生原則。 水熱所迫, 汗出淋漓, 很易感寒生病。 北方冬季一周洗澡一次是比較合適的, 南方冬季3天洗澡一次較合適。 至於鍛煉身體要動靜結合, 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為度, 汗多洩氣, 有悖於冬季陽氣伏藏之道。
5、調“點”神
冬天寒冷, 易使人身心處於低落狀態, 感到壓抑。 要改變情緒低落的最好方法就是活動,
如果大家在冬季注重養生的話, 就一定要讓自己做好以上這5點, 以更好的保持健康, 專家要特別提醒的是, 在冬季進補的時候分為食補和藥補兩種, 如果選擇藥補的話, 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