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骨科>正文

防治骨質疏鬆的運動方案

早在1989年, 世界衛生組織(WHO)就明確提出了預防骨質疏鬆的三大原則:補鈣、運動療法和飲食調節。 那麼, 適合青年人的運動療法是什麼呢?

30歲左右的青年人, 全身骨骼開始進入老化期。 因此, 提高骨骼峰值量, 延緩骨量丟失, 是該年齡段青年預防骨質疏鬆的基本策略。

不過, 年輕並不意味著就適合高強度的運動。 專家為年輕人設計了3個防治骨質疏鬆的運動方案:

目標1———適合20歲出頭的年輕人, 尤其是女性。

進行有規律的高強度運動, 如定期跑步、跳操、游泳等, 每週至少1次, 每次30分鐘以上, 以加快骨的形成反應。

目標2———適合已經骨質疏鬆的青年人。

運動能力較強者, 應選用大強度肌肉力量或爆發力訓練, 如在健身教練指導下進行每週3次以上, 每次20分鐘左右的啞鈴、杠鈴訓練;運動能力較弱者, 選用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 如慢跑、騎自行車、登山等, 運動強度根據身體條件靈活調節。

目標3———姑息性治療, 適合於已有骨質疏鬆, 且合併有其他疾病(如心肺功能不全), 以至於不能勝任中等以上強度運動的體弱青年。

要在醫生指導下, 盡可能做一些體力消耗較小的運動, 如每天曬著太陽散步1小時, 每天打太極拳或做體操半小時, 有能力的話可以進行游泳鍛煉。 此類人群運動的意義在於提高肌力及平衡、協調能力, 避免跌倒、骨折。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