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人群養生>老人>正文

中老年人“走走停停” 可能是下肢血管堵住了

中老年人在散步、慢跑的過程中, 突然感覺腿腳麻木、疼痛、有壓迫感, 休息一會兒之後就好轉, 可以繼續走動;一會兒之後, 之前的症狀又出現了, 於是走走停停。 許多人都認為這不過是人上了年紀之後缺鈣、或者體力不支造成的, 於是沒有將這當回事。 然而, 中老年人的這種由運動後短暫的下肢麻木、疼痛, 導致的“走走停停”現象, 很有可能是下肢血管阻塞的早起症狀。

什麼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PAD)是由於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 引起下肢動脈狹窄、閉塞, 進而導致肢體慢性缺血。

隨著社會整體生活水準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齡化,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發病率逐年提高。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有什麼症狀?

①早期, 病人一般會感覺下肢經常發涼、麻木, 腿部肌肉會出現痙攣, 俗稱就是抽筋, 由於這些早期病變並不典型, 很容易與其他病混淆,

②運動後疼痛:如果缺血得不到改善, 繼續發展下去就會出現, 醫學上稱為間歇性跛行, 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最常見的症狀, 表現就是病人行走一段距離後, 由於肌肉耗氧量增加, 但供血不足, 引起組織缺氧, 產生痙攣性疼痛, 被迫停止運動, 休息一會兒後, 通過側支迴圈, 逐漸血液供應再次恢復, 疼痛緩解, 再次運動後, 疼痛可反復出現。 最常見為小腿的疼痛,

其次為臀部、大腿、背部、足等。 隨著缺血的加重, 病人行走後出現疼痛的距離會越來越短, 從幾百米到最後的十幾米, 甚至幾米。

③休息時疼痛:醫學上稱為靜息痛, 是肢體嚴重缺血的表現, 就是患者在不運動的時候肌肉等組織仍然會出現供血不足, 出現疼痛, 尤其在夜間患者入睡時更重。 抬高下肢疼痛加重, 低垂或輕微活動後疼痛可減輕, 使得患者寢食難安, 精神緊張。 這個時期就提示患者必須積極治療了, 否則進一步發展就會進入壞死期。

④組織缺血、缺氧最終導致壞死:在這一時期, 病人動脈嚴重閉塞且側支迴圈不佳, 或併發動脈血栓栓塞。 壞死症狀較輕時肢體會出現組織營養障礙, 皮膚粗糙、脫屑或皸裂;汗毛稀少或脫落;趾(指)甲生長緩慢、增厚、少光澤,

腳上破了一點也非常不容易癒合。 壞死症狀加重時, 下肢出現壞死, 併發感染者可有全身中毒表現, 甚至危及生命, 一部分病人最終面臨截肢。

那麼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危害到底有哪些呢?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後期治療不當, 或者治療不及時, 都會使肢體由於缺血嚴重而被截肢, 此疾病最早出現的症狀為患肢發涼、麻木、間歇性跛行。 隨著病情的進展, 患肢缺血加重, 在安靜狀態下足趾、足部或小腿也會出現持續性的靜息痛, 在夜間更為劇烈, 病人常抱足而坐, 徹夜不眠。

另外, 患肢足趾、足部或小腿膚色蒼白、溫度降低、感覺減退、皮膚變薄、肌肉萎縮、趾甲增厚變形、骨質稀疏。 在嚴重缺血下產生趾、足或小腿部潰瘍、壞疽。

尤其是合併糖尿病的病人更易產生, 而且易演變成濕性壞疽和繼發感染, 可同時發生全身中毒症狀。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治療

(1)戒煙:吸煙與下肢缺血性疾病的關係已經很明確, 吸煙者發生間歇性跛行是非吸煙者的9倍。 間歇性跛行患者中幾乎90%以上是吸煙者。 吸煙可以從多方面對動脈硬化產生影響(表2)。

因此戒煙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重要治療措施。 對戒煙的重要性無論怎樣強調都不過分。 Quick報導間歇性跛行的患者停止吸煙後症狀改善踝動脈壓增高。 血管移植術後在戒煙者5年通暢率77%, 而繼續吸煙者僅42%。

(2)運動鍛煉:適當的有規律的進行步行鍛煉, 可以使80%以上患者的症狀得到緩解。

通過運動使症狀得到緩解的作用機制尚不清楚。 以前認為運動可以使側支血管增多, 口徑變大, 血流量增加, 但是現有的資料及檢查手段並不支援這一學說。 目前認為運動使肌肉內的酶發生了適應性的變化, 使之更有效的從血流中吸取氧。 從膕靜脈采血化驗發現經過運動鍛煉的患者氧的攝取量明顯增加。 運動鍛煉的方法是, 患者堅持步行直到症狀出現後停止, 待症狀消失後再步行鍛煉, 如此反復運動每天堅持1h。

(3)降血脂藥物:血脂過高的病人經飲食控制後血脂仍不降者, 可用降血脂藥物治療, 目前常用的藥物有煙酸肌醇、苯紮貝特(必降脂)、氯貝丁酯(安妥明)、辛伐他汀(舒降脂)、考來烯胺(消膽胺)、多烯脂肪酸、維生素C、脈通等。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