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孩子常常以自我為中心 家長該如何應對

很多家長都有溺愛孩子的習慣, 這樣孩子容易出現以自我為中心、交際能力差等等問題, 那麼, 孩子以自我為中心怎麼辦?家長們應該怎樣做呢?

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原因

1、自我意識萌芽

一般來說, 兒童在三歲左右有自我意識的萌芽, 兒童以自我為中心觀察世界, 認為周圍的人和事物, 這時候其實是培養孩子如何與周圍世界相處, 對孩子進行引導的最關鍵時期, 如果這時候缺乏有效的引導, 甚至是因為爺爺奶奶的溺愛或保姆的無意縱容, 那孩子的自我意識反倒會進一步強化, 自我傾向過於嚴重或到了4-5歲,

甚至6-7歲, 還停滯在自我中心階段, 這就成了問題。

2、家庭教育方式不當

因為在家裡全家人都以他為中心, 我們原來說“衣來伸手, 飯來張口”是“敗家子”的寫照, 但現在我們想想家裡的小孩子, 有多少個不是這樣呢?家庭將孩子當成家裡的小皇帝, 以孩子小為藉口什麼都哄著、寵著, 使他從小養成了“這世界上所有人都是圍著我轉, 都是為我服務的”這樣一個思維習慣, 那這樣的孩子怎麼不以自我為中心。

孩子以自我為中心怎麼辦

1、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

有時寶寶的無理取鬧僅僅是想要父母多陪陪他, 如果是這種情況, 父母可以儘量滿足寶寶的需求, 給予寶寶足夠的愛與安全感。 在這個基礎上, 父母要注意自身言行,

對家人不能過於霸道, 對寶寶的期望與要求不能過高, 而要盡可能合理, 在尊重寶寶的前提下適當給寶寶一些控制權, 讓寶寶通過觀察父母的言行明白, 誰也不是這個世界的中心, 每個人都需要得到關注與尊重。

2、教孩子學會分享

父母給寶寶樹立榜樣, 在生活中多做分享行為。 講很多, 不如做一件, 寶寶還不能通過教導, 理解分享的含義。 創造分享機會, 可以讓寶寶分發東西, 給寶寶講“孔融讓梨”的故事。 營造分享後的愉快感, 讓寶寶體會到分享的快樂, 這是鼓勵寶寶學會分享的重要環節。 樹立分享行為的規則, 讓寶寶知道分享需要順序、等待、輪流、平等、合作等規則挑戰自我是寶寶最大的能力。

3、多讓孩子參加集體活動

不要想著孩子事事都不吃虧, 其實讓孩子經受些挫折會更加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生活中的挫折會讓孩子更加成熟與堅強, 沒有經過挫折的孩子永遠長不大。 孩子與人交往有問題, 在與人交往中受了委屈倒未必是壞事, 家長以“同理心”進行引志就是一個很好的教育機會, 那種擔心孩子與人交往存在問題就更怕孩子與人交往的作法只能使孩子的問題越來越嚴重。

4、制定規矩, 拒絕寶寶的不合理要求

父母可以制定一些規矩, 並耐心而詳細地向寶寶講解這些規矩, 讓寶寶在遵守這些規矩的過程中明白, 他僅僅是家庭與社會的一員, 他會得到大家的關注, 但他不是世界的中心, 其他人的需求也同樣需要得到尊重。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 不管寶寶如何哭鬧, 一旦規矩設立, 父母就一定要堅持原則, 只有這樣才能讓寶寶明白無論如何, 他必須遵守這些規矩。 如果父母輕易地因為寶寶的哭鬧而將規矩拋到一邊, 那麼父母的規矩就會形同虛設, 同時父母的威信也會在寶寶的眼裡大打折扣。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