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叩齒吞津法滋養腎精強筋骨

說到擅長養生的醫家, 陶弘景、孫思邈都是其中比較著名的口陶弘景、孫思邈都非常善於養生保健, 因此他們到了老年之後依舊 耳聰目明、精神矍鑠。 雖說生活的朝代不同, 養生保健的方法也不盡相同, 不過有一點卻是一樣的, 那就是他們都非常善用自己的牙齒口南朝名醫陶弘景認為“齒為筋骨之餘”, 叩齒則會筋骨健壯, 精神爽快, 唐代名醫孫思邈主張“清晨叩齒三百下”。

叩齒為什麼能起到保健養生的功效呢?因為在叩齒的過程中會生出津液, 腎“在液為唾”, 叩齒催生唾液, 是謂“金津”, “津”通於“精”, 為腎精所化,

咽而不吐, 有滋養腎中精氣的作用, 故可健腎。

練功方法

1、叩齒

早晨醒來後, 先摒除雜念, 放鬆身心。 然後嘴唇微閉, 再慢慢地將眼睛閉上。 完成上述動作之後, 使上下牙齒有節奏地互相叩擊。 剛開始鍛煉時, 叩擊的次數可以少一點, 動作也最好輕一點, 隨著時間的延長, 次數可相應增加D不過一般以36次為佳。 力度可根據牙齒的健康程度量力而行。 此為完成一次叩齒。

2、吞津

叩齒結束, 接下來要發揮舌頭的功用了。 可以用舌頭貼著上下牙床、牙面攪動, 用力要柔和自然, 先上後下, 先內後外, 攪動3 6次。 這樣做的目的是對牙齦, 牙面進行按摩, 改善局部血液迴圈, 進而達到健齒的目的。 在這個過程中, 會有唾液產生, 產生的唾液我們要將其咽下。

這個動作完成之後, 叩齒吞津法的整個過程才算結束。

練功須知

每次叩齒數目多少不拘, 可因人而異。 叩齒的力量也不求一律, 可根據牙齒的健康程度, 量力而行。 但必須持之以恆, 長期鍛煉方能見效。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