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緊張的生活節奏令人窒息, 人們開始把目光轉向自然, 返璞歸真, 重新挖掘遠古時代祛病保健的良方妙法。 色彩療法便是近年來一種重放異彩的古代療法, 巧妙運用色彩可以調理身心, 促進健康。
色彩療法最近在歐美非常流行, 英國就有600位經過特殊培訓的色彩治療師。 如果說色彩顧問的存在是讓人的外在更加美麗, 那麼色彩治療師的出現則是為了讓人的內心更加健康。
色彩確實可以治病
色彩療法基於古印度健康理論, 即每一種色彩都擁有自己的特殊能量。 色彩的能量通過細胞吸收後會影響全身,
現代醫學也證明, 色彩確實可以治病。 1982年, 美國加州一項研究顯示, 暴露在藍色燈光下可以大大減輕罹患風濕性關節炎女性的痛苦;閃爍的紅色燈光可以讓劇烈的偏頭痛得到緩解。 色彩療法的實踐還證明, 黃色有助於治療便秘, 提高自信心;橙色對治療抑鬱症和哮喘有效果;紫色有助於減輕上癮症和偏頭痛;青色有助於治療關節疾病和靜脈曲張。 色彩療法還經常被用於治療誦讀困難症、阿爾茨海默症以及注意力缺陷。
科學家認為:未來的藥物將是顏色、聲音和光線的結合。 在當今的醫療保健領域, 色彩療法和其他療法相結合, 可以達到最佳保健和治療目的。
色彩改變我們的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 正確選擇服裝的顏色、科學安排居室的色調, 合理搭配不同顏色的食物, 不僅能帶來視覺的享受, 而且能促進身心健康。
藍色:改善睡眠
如果壓力過大, 經常失眠, 不妨把被單、窗簾等改成藍色系的, 房間內以藍色基調為准(但不宜過深)。 然後搭配一些綠色植物, 牆上點綴一些黃色風景, 對於促進睡眠大有好處。
紫色:驅除煩躁
紫色跟藍色一樣, 能夠鎮靜精神, 對於具有神經質, 或者容易煩躁的人, 會很有效果。
白色:平靜情緒
白色可以平靜人的情緒, 安撫人的心靈, 同時還有舒緩疼痛的作用。 但純白色略顯拘謹, 所以傢俱如果採用純白色, 還應增添一些彩色。
綠色:緩解緊張
春天到郊外踏青, 可以促進體內毒素排出, 增強新陳代謝。 多置身在有綠色植物的環境中, 對緩解緊張、消除疲勞非常有幫助。
橙色:趕走抑鬱
如果你感覺情緒比較鬱悶, 不妨穿上橙色的衣服, 會感到充滿生氣。 另外, 橙色還會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 長期穿橙色衣服, 有促進人體增高的效果。 多吃橙色食物如柑橘、芒果、胡蘿蔔、洋蔥等, 能刺激食欲, 振作精神。
黃色:提高自信
黃色可以激發能量, 對集中精力和提高學習興趣有幫助, 還可提高自信心。 黃色尤其適合作為早餐和盒飯的顏色, 如土豆、玉米、香蕉和蛋黃等。
紅色:振奮精神
紅色是最具有生命力的顏色, 有助於提高人的精神狀態, 改善懶惰和精神不振等。 但要特別提示:血壓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