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 暖洋洋的天氣常使人感到懶洋洋的, 即使晚上有充足的睡眠, 白天仍感到發困。 尤其是經常跑長途的汽車司機, 更易在這個季節犯困。 那麼怎樣避免司機朋友抵抗春困呢?
駕車出行防“春困”
春困是人體生理機能隨自然季節變化和氣溫高低的轉換而發生相應調節的一種短暫生理現象。 春天, 氣溫適中, 皮膚和肌肉微細血管處於弛緩舒張的狀態, 血流緩慢, 體表血液供應量增加, 流入大腦的血液就相應減少, 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刺激資訊減弱, 於是出現昏沉欲睡的“春困”現象。 因此,
1、行車少開空調。 開空調易造成車內氧氣不足, 導致腦缺氧而降低警覺程度。 車內可放置含薄荷、百合花香味的香水, 有助於提神。
2、開車時不要吸煙。 煙霧中含有尼古丁和一氧化碳。 尼古丁初期對神經系統有興奮作用, 後期起抑制作用, 使人的注意力和記憶力逐漸衰退。 一氧化碳能與血液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結合, 降低紅細胞正常輸氧能力, 造成人體因缺氧發生困倦。
3、不要借助咖啡或濃茶提神。 咖啡和濃茶只能帶來一時的興奮, 但不能使你清醒地觀察路面、做出正確的反應, 而且短暫的興奮之後是持續的抑制狀態。
4、開車出現困倦須休息。 一般每行車3-4小時後應停車活動一下, 做做深呼吸。
5、注意飲食調劑。 春天陽氣生髮, 辛甘之品有助於升陽, 溫食有助於護陽, 薑、蔥、韭菜宜適度進食, 黃綠色蔬菜如胡蘿蔔、菜花等宜常吃。 另外, 在行車前最好不要大量食用牛奶、香蕉、萵筍、肥肉及含酒精類的食物(如酒心巧克力等)。 此類食物易使人產生疲倦感或引起明顯嗜睡乏力, 具有催眠作用。
6、保持足夠的睡眠時間。 保持正常的生活節奏, 避免過多的夜生活, 更不要通宵達旦地娛樂, 亦不宜過多“開夜車”, 以免誘發或加重春困。 據統計, 在由疲勞造成的交通事故中, 司機有60%前一天睡眠不足3.5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