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人群養生>兒童>正文

孩子心靈不可虐待

養生之道網導讀:

孩子心靈不可虐待, 在現實生活中, 很多父母不考慮孩子心理, 對孩子冷漠或者強迫孩子, 這對孩子心靈造成極大傷害, 孩子心靈不可虐待需要我們悉心呵護。

一位小學五年級的學生, 一次因數學測試成績差被老師當眾訓斥, 並罰抄試卷三遍。 平時性格內向的他, 從此便更加精神壓抑, 離群寡歡, 一上數學課就有一種莫名的畏懼感。 後來竟發展到只要朝學校方向走便渾身發抖, 上課常常覺得頭暈眼花, 耳邊總迴響著教師那尖刻的斥責聲, 度日如年。 最後, 家長不得不叫他休學。

這是一個受“心理虐待”產生嚴重後果的例子, 當然也是極個別的。 但是, 在現實生活中, 家長對子女、教師對學生, 一怒之下, 開口便訓, 且言語刻薄, 什麼“笨蛋”、“蠢貨”、“沒出息”, 順嘴劈向孩子, 這種不經意的“心理虐待”卻並非少見, 造成的後果也是大人們不願看到的。 因為心理虐待雖不傷及皮肉, 卻戕害心靈, 扼殺個性, 個別受害者甚至發生心理變態和道德淪喪。 肉體的傷害時間短癒合快, 但心靈的創傷癒合難且危害要經較長時間才能表現出來, 故有人稱它為“慢性的災難”。

少年時期是一個人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 任何“嘲諷、歧視、排斥、被自虐”等心靈虐待行為對孩子來說都是災難性的, 會給孩子造成難以癒合的心理創傷, 會使孩子變得自卑、焦慮、壓抑、孤僻、懦弱、缺乏愛心、麻木不仁、惶惶不安、喜怒無常……這些“負性心理”,

不僅影響孩子當前的學習, 也給成年時期造成了人格缺陷, 其危害絕不亞于對孩子的軀體折磨。

心靈虐待大致可分為這樣幾類:

一、強迫型

根本不考慮學生(孩子)需要, 強迫他們按老師或家長的意志行事, 甚至連孩子的申辯、憤怒、反抗權利都被剝奪。 這些孩子往往膽小怕事、遇事退縮, 缺少獨立性, 以後必將難以適應複雜的社會生活。

也許孩子需要一些壓力才能夠更好地成長, 但總是沒完沒了地對他們施壓就會起到揠苗助長的反效果。 更可怕的是, 有些家長喜歡用“別人家的孩子”來作為施壓的工具, 例如說“為什麼人家就次次都排前十名呢”“你要有她一半好學就好了”。

為孩子設定的目標不能遠離他的能力範圍, 每次他完成時應該給予鼓勵和獎勵, 而不是馬上拋出下一個目標。

二、冷漠型

對孩子的需要漠不關心, 缺少親近感和同情心。 對他們的過失, 不是幫助教育、耐心引導, 而是採取冷落態度。 這些孩子多苦悶、孤獨。

孩子的情緒和需求在隨著他們的成長不斷變化, 有時候家長可能因為忙碌或者自身情緒不良而忽略了孩子的需求。 小到孩子需要一雙新球鞋, 大到青春期時他們感到不安, 如果家長長期忽視這些需求和變化, 那麼孩子便有可能受到精神上的傷害。 如果家長對其他家庭成員(尤其是其他孩子)的需求都很注意, 那麼這種對比會讓孩子更受傷害。

對一個孩子說“你做得不錯”, 卻對另一個孩子說“你簡直太棒了”, 其實便已經對第一個孩子造成了傷害。

三、貶低型

對孩子的細微進步毫不重視, 經常傷害他們的自尊心, 貶低他們的學習成績, 不放過他們任何一點過失。 致使孩子自卑, 缺乏自信心, 無主見。

孩子總是會遇到一些挫折, 不論是在學校某次考試成績不好, 還是不明白大人的指示, 家長都不應該辱駡孩子, 例如說“你怎麼這麼笨啊”或者“你是聽不懂人話嗎”等帶辱駡性的話。 孩子犯錯, 可以就事論事地批評或者引導他們, 但由一次失敗發散到對他們其他方面的否定或者攻擊, 只能讓他們變得怯懦或者逆反。

孩子總有屬於他們自己的興趣或者愛好,

也許在大人看起來幼稚可笑或者不值一提, 但請不要詆毀或者抹黑他們喜愛的事物或者偶像。 例如, 有的家長可能貶低孩子喜歡的歌手或者演員, 又或者認為孩子贏得校園繪畫大賽一等獎是一件沒用的事情。 這些都有可能傷害到孩子的感情, 如果擔心孩子的喜好會影響到他們的學業, 那麼可以直接對他們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 幫助他們規劃自己的時間。 允許孩子在保證學業的情況下享受自己的興趣愛好。

四、抹煞型

在孩子出現失誤時, 不是從整體上評價他們, 幫助其找出原因, 鼓勵他們克服困難, 而是抹煞過去的一切, 批評責駡, 在孩子受傷的心靈上撒鹽, 這類孩子常常一蹶不振, 看不到希望。

教育學生需要教師或家長的愛心、耐心、誠心、熱心、細心……“學生回答不出問題”, 可以慢慢教。每個生命個體都是千差萬別的,讓每一個學生獲得適合其資質和稟賦的發展。縱然該教師是一片“好心”,是“恨鐵不成鋼”,是讓“學生明恥辱而奮進”,可其逆教育規律而動的行為,學生不見得就能悟透其“好心”,就能出現其所期待的進步,弄不好既給學生終身造成心理陰影,還會釀出自殘、輕生等慘劇。

“心靈虐待”實不可取。作為家長和學校的老師,首先要認識對孩子“心靈虐待”的危害性,認識到少兒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個性修養,慢慢改掉言行中的一些壞毛病,以耐心和情感打動孩子,儘量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給孩子一個和諧寬鬆的學習及生活環境,這樣才能真正使孩子健康成長。

孩子心靈不可虐待!作為老師和家長,遵循教育規律,尊重個體差異,因材施教,把愛心、耐心和寬容灑向每一個學生,呵護每一個稚嫩的心靈,讓其健康成長,才是正道!

可以慢慢教。每個生命個體都是千差萬別的,讓每一個學生獲得適合其資質和稟賦的發展。縱然該教師是一片“好心”,是“恨鐵不成鋼”,是讓“學生明恥辱而奮進”,可其逆教育規律而動的行為,學生不見得就能悟透其“好心”,就能出現其所期待的進步,弄不好既給學生終身造成心理陰影,還會釀出自殘、輕生等慘劇。

“心靈虐待”實不可取。作為家長和學校的老師,首先要認識對孩子“心靈虐待”的危害性,認識到少兒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個性修養,慢慢改掉言行中的一些壞毛病,以耐心和情感打動孩子,儘量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給孩子一個和諧寬鬆的學習及生活環境,這樣才能真正使孩子健康成長。

孩子心靈不可虐待!作為老師和家長,遵循教育規律,尊重個體差異,因材施教,把愛心、耐心和寬容灑向每一個學生,呵護每一個稚嫩的心靈,讓其健康成長,才是正道!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