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癲癇之內風是氣血逆亂犯

癇病是由先天或後天因素, 使臟腑受傷, 神機受損, 元神失控所導致的一種反復發作性神志異常的病證, 亦各“癲癇”, 俗稱“羊癲瘋”。 臨床以突然意識喪失, 甚則僕倒, 不省人事, 強直抽搐, 口吐涎沫, 兩目上視或口中怪叫, 移時蘇醒, 如常人為特徵。 又稱為“癇證”、“癲癇”、“羊癲瘋”等。 自新生兒至老年均可發病。 發作前可伴眩暈、胸悶等先兆, 發作後常有疲倦乏力等症狀。

癲癇包括原發性癲癇和繼發性癲癇, 出現大發作、小發作、局限性發作、精神運動性發作等不同類型。

癲癇病的形成, 大多與七情失調、先天因素、腦部外傷、飲食不節、勞累過度或身患其它疾病是為癇病的主要病因,

痰瘀濁邪蒙閉腦竅, 竄走經絡則是造成癲癇發作的直接因素。 本病機理可概括為臟腑機能失調整, 陰陽升降失職, 以致風、痰、火、氣交雜, 但以腦髓神機受累為主, 與肝脾心腎關聯密切。 如肝腎陰虛, 水水涵木, 木旺化木, 熱極生風, 肝風內動, 出現肢體抽搐, 角弓反張。 若脾虛不能運化, 津液水濕積聚成痰, 痰迷心竅, 則出現神不守舍, 意識喪失。 髒氣不平, 氣血逆亂犯腦是為癲癇發作的病機特點, 內風是其發病動因, 實邪閉竅為風動的內在因素, 脾胃失職是為病機關鍵。

癲癇內風之形成多與氣、血、痰、火密切相關。

風勝則動, 內風動越是發癇的動因。 古今醫家認為, 所謂內風者,

是本氣自病。 風者, 氣之生, 也可以說是氣機運行形式的異常表現。 至於人體本氣的形成, 是始於腎, 釋放於肝, 升降于脾, 宣散於肺, 貫行於心, 敷布於經絡, 內而三焦, 外而肢體百骸, 以供生理之用。 又以脾胃為氣血之海, 十二經脈之長, 脾為陰土而升于陽, 胃為陽土而降于陰, 土位居中, 而火上, 水下, 左主乎升, 右主乎降, 而升降之權又在中氣, 左木右金之際, 水火之上下交濟, 水火之上下交濟, 升則賴脾氣之左旋, 此謂生理之常。 若反此者則為病氣, 由於氣機不暢, 肝無疏泄之能, 陽氣堆積于內, 陽動必生風。 以風者善行而數變, 陽多即氣亢盛, 即可化火, 火性炎上, 上犯於腦, 擾亂神明致癇發;陽少即氣虛, 以氣帥血行, 氣不足則血絡不暢可致血瘀。

無論氣鬱血虛均能使津液不行而外滲, 其稀者為飲, 濁厚者為痰。 由此可見因內風、本氣自病以後, 可呈現火鬱、痰濁、血瘀等病理變化。 至於痰濁、血瘀阻塞清竅在癇病發病過程中佔有重要位置, 其根本皆有所所在生, 又有風火密切相關。

概言之, 癇病的病理即是氣血升降逆亂在腦, 風火痰瘀閉阻竅絡, 而風由氣病的病理即是氣血升降逆亂在腦, 風火痰瘀閉阻竅絡, 而風由氣生, 火由氣積, 血由風氣內迫, 痰濁由敗血、津液外滲而成。 在治療上也以化痰通絡開竅熄風為要務。

由於癇病臨床表現複雜, 在注意內風與氣血痰火之間關係的同時, 醫家對臟腑經絡失調的認識也很重視, 如張子和《儒門事親·卷四》雲“大凡風癇病發,

項強直視, 不省人事, 此乃肝經有熱也”, 此強調肝經鬱熱致癇的作用。

明·龔廷賢《壽世保元·癇證》雲“蓋癇痰之原, 得之驚……蓋恐則氣下, 驚則氣亂, 恐氣歸腎, 驚氣歸心, 並於心腎, 則肝脾獨虛, 肝虛則生風, 脾虛則生痰, 蓄極而通, 其發也暴, 故令風痰上壅而癇作也”, 龔氏則強調驚恐並於心腎, 肝脾獨虛的病理。

明·張三錫《醫學準繩六要·癲癇總論》曰“大抵癲癇之發, 由腎中陰火上逆, 而肝從之, 故作搐搦, 搐搦則偏身之脂液促迫, 而氣上逆, 吐出口也, 然腎間動氣, 乃生氣之原, 腎傷則志不足, 故神躁擾, 火逆上, 攻動其痰而厥也。 或經脈引入外邪, 內傷深入, 傷其生氣之原, 邪正混亂, 天樞不發, 衛氣固留于陰而不行, 不行則陰氣蓄滿, 鬱極乃發,

發則命門之相火自下逆上, 填塞其竅, 惟迫而上胸臆, 流出於口, 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皆不勝其沖逆, 故卒倒而不知人也, 食頃, 火氣退散乃醒”。

清·張璐《張氏醫通·癇》也認為“癇證之發, 由腎龍火上升, 肝家雷火相以協助也。 ”可見兩位張氏強調肝腎虧虛, 相火妄動的病機特點。

而清·沈金鼇《雜病源流犀燭·腎》則雲“諸癇, 腎經病也……諸癇之源, 雖根於腎, 而諸癇之發, 實應五臟”, 此又主張腎為癇病之根源。 而清·林佩琴《類證治裁·癇症論治》總而言之“癇證, 肝、膽、心、腎病, 而旁及陰陽維、蹺、督經俱動也。 ”。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