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人群養生>老人>正文

【家有一老 認清癡呆新高危信號】

老年癡呆是一種不可逆的疾病, 但如果早期發現早期干預, 可延緩癡呆進展, 因此家人應關注一些老人出現癡呆的前兆。 臺灣失智症協會日前發佈了關於老人出現認知障礙症前的10個最新警示訊號。 >>>別太貪熱 老人取暖小心低溫燙傷

1.記憶衰退到影響日常生活。 普通人偶爾會忘記開會、朋友來電, 但過一會兒或經提醒會再想起來。 認知障礙症患者忘記的頻率則較高, 即使經過提醒也無法想起。

2.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 例如英文老師不再明白“book”是什麼;司機經常走錯路;銀行職員數不清鈔票;廚師不知如何炒菜等。

3.表達能力出現問題。 認知障礙症患者經常會詞不達意, 甚至以替代方式說明簡單的詞彙, 如以“送信的人”表示“郵遞員”, “用來寫字的東西”代替“筆”等。

4.喪失對時間、地點的概念。 認知障礙症患者會搞不清年月、白天或晚上, 在自家周圍會迷路。

5.判斷力變差、警覺性降低。 開車常出現驚險畫面;過馬路不看紅綠燈;借錢給陌生人;聽信廣告買大量藥品;一次吃下一周的藥量等。

6.抽象思考出現困難。 無法理解言談中的抽象意思而有錯誤反應, 如無法理解微波爐、遙控器等電器的操作說明。

7.東西擺放錯亂。 普通人偶爾會任意放置物品, 但認知障礙症患者更頻繁, 或錯得非常離譜, 如衣櫥裡放水果、被子裡放拖鞋等。

8.行為與情緒出現改變。 認知障礙症患者的情緒轉變較快, 一下子哭起來或生氣罵人。 也有可能出現異于平常的行為, 如隨地吐痰、拿店中物品卻未給錢等。

9.個性改變。 年紀大了, 性格些許會有改變, 但認知障礙症患者可能更明顯, 如疑心病重、口不擇言、過度外向、無法自我克制或沉默寡言。

10.不想做事。 認知障礙症患者會變得更被動, 需要許多催促才會參與事務。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