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常見疾病>正文

定期驗血有助乙肝帶菌者治療

有醫生指出, 乙型肝炎帶菌者大部分沒有病徵, 因而忽視血液檢驗的重要性, 其呼籲慢性乙型肝炎帶菌者應每3至6個月接受一次血液檢驗, 以免病情惡化。

據報導, 45歲的溫先生, 16年前接受婚前檢查, 首次發現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時, 醫生只建議他避免飲酒及作定期檢查, 他說當時對乙型肝炎所知不多, 覺得身體沒有什麼大問題, 逐漸沒有做身體檢查。

5年後, 溫先生的朋友32歲就因肝癌逝世, 才喚醒溫先生要注意乙肝問題。 他在接受身體檢查時, 發現肝酵素高於正常水準, 於是到專科醫生跟進, 並開始接受口服藥物治療,

目前肝酵素已回復正常, 並沒有任何併發症。

由多名香港腸胃及肝臟科專科醫生成立的乙肝網路, 於去年7月至9月, 訪問442名從未接受治療或曾接受治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調查發現, 57%不知到何處接受相關治療;93%知道定期驗血對監察肝臟發炎程度十分重要, 但當中僅得43%有作定期血液檢驗, 更有11%表示從未接受血液檢驗。 只有半數的受訪者, 知悉肝酵素達到什麼水準便應該接受治療。 同時, 有62%誤以為慢性乙型肝炎可以治療。

該網路主席徐幼葵指出, 不少人對慢性乙型肝炎認識不足, 乙肝帶菌者通常沒有病徵、沒有什麼不適, 當出現病徵時, 通常已是後期, 出現肝硬化或肝癌。 他說, 倘若乙肝病人沒有獲得適當的治療控制病情,

有25%機會引致有關肝臟的併發症。

該網路副主席龔南誠表示, 乙肝雖不能根治, 卻可以長期控制病毒, 但有關治療必須持續一年或以上, 以減低肝臟纖維化、肝衰竭及肝癌的可能。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