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釣魚餌料 冬季釣魚用餌技巧介紹

釣魚就一年的四季來說, 冬季是釣魚比較困難的季節, 魚類進入冬眠或者半冬眠狀態使得食欲下降, 這時想要冬季釣魚對釣魚餌料的要求就要提高,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冬季釣魚餌料的製作, 一起來看看吧。

釣魚餌料

一、餌料種類的選擇及養護

冬季魚吃鉤動作輕覓食挑剔, 除在釣組應做到“輕、薄、小、靈”外, 在餌料方面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食物種類的選擇。 它的成敗直接關係到垂釣能否成功, 因為“釣什麼魚用什麼餌”(按食性類別區分)是有科學道理的。

冬季裡不少的魚類開始冬眠, 仍在覓食的主要是鯽魚、鯉魚、翹嘴、鯿魚這些較耐寒的魚種,

這些魚種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 在低溫狀態下為了抵禦寒冷, 喜食含高脂肪高蛋白的高熱量食物, 釣者要想請它們開口, 就要適應其食性要求。

就本人長期冬釣用餌的體會, 冬季用餌當以紅蟲為首選, 其次是細、紅、活的蚯蚓。 購買紅蟲的時候, 要選擇那種色澤鮮豔粗大的公蟲, 母蟲個體較小較細, 除了穿鉤困難外, 氣味也沒有公蟲濃烈誘魚效果較差, 購買時候要將死蟲及時挑出, 以免污染活蟲。 不論是用紅蟲還是用蚯蚓, 冬季都要注意防凍以保持鮮活增加使用效果。

除了用紅蟲和蚯蚓外, 用含有蝦粉、魚骨粉、蠶蛹粉的大腥商品餌料也可以。 但同等條件比較來講,

冬釣用紅蟲效果較穩定、高產。 一次沒用完的紅蟲要注意保鮮養護, 可以找一個帶蓋的無毒塑膠盒, 裡面放一塊薄海綿, 根據紅蟲多少加入清水, 以水面與紅蟲量平齊為好, 過多過少都不好。

蓋上蓋後放入冰箱的冷藏箱裡即可。 如連續幾天沒用, 要及時更換新水並將死亡的紅蟲撈出(已漂在水上發白的), 我用此方法連續保持半個月的紀錄很少死亡。 蚯蚓的保養比較簡單, 保持泥土濕潤防凍害即可。

二、餌料使用的差別

我在使用紅蟲時候, 根據魚的個體和鉤的大小確定穿紅蟲的條數。 穿一條可以是100克的魚, 一般100克以上穿上2個或以上, 穿紅蟲有目標醒目氣味濃烈增加引起的魚食欲的優勢, 但要考慮到魚體大小來用餌。

穿紅蟲時候要從嘴裡穿入, 注意不可穿破, 否則就只剩皮了降低效果。

另外, 如果魚的密度大上魚很快, 在釣法及用餌方式上要及時更換。 在這種情況下, 我常用台釣的拉餌釣法。 就是將紅蟲搗碎摻入商品餌裡面, 開出濃腥或腥香的蓬鬆狀態的拉餌, 這樣可以適應魚的密度及吃口快的特點, 既提高了上餌速度也能適應魚吃鉤的速度。

當然, 在釣慢魚的時候, 你也可以將兩種用法結合起來, 即:先串上整條紅蟲再在腥香的餌團上拉一下, 可以使餌料產生霧化增加誘魚效果, 但在深水中不宜使用拉餌, 防止餌料到底的過程中餌料損失過多, 如果改用搓餌可以保證餌料到底的附鉤性。

現在, 雖然使用紅蟲的機會比以前方便了,

但在較偏遠的農村或鄉鎮, 購買紅蟲仍有不便, 且紅蟲的死亡率較高, 不便於長久餵養保存, 沒有使用蚯蚓方便易保養, 所以, 有很多的釣友冬季仍常以蚯蚓作餌。 以蚯蚓為餌, 不是隨便掛一條就能釣到魚的, 要針對魚類在冬季的生理及覓食特徵去用餌。

要挑撿那些細、紅、活約有1.5—2公分左右的蚯蚓效果較好, 裝鉤後, 鉤尖外要留半公分左右長度的蚯蚓, 保持其搖擺狀態誘魚。 因為冬季魚開口小, 太粗長的蚯蚓不便於魚吸食, 常會出現有訊號提不到魚的現象, 色澤紅潤的蚯蚓能起到醒目的作用便於魚發現餌料, 而鮮活蠕動的蚯蚓, 常會撩起魚類捕捉活食的天性和刺激魚類食欲的效果。

三、餌料狀態的把握

餌料的狀態主要是針對使用商品餌而言的。 正確選擇餌料的種類、味型固然重要, 但是如果餌料的狀態把握不好其效果也會大打折扣的。 餌料的狀態不是一成不變的, 釣不同的魚要有與之相適應的餌料狀態。 釣鯉魚與釣鯽魚要求的餌料狀態是不同的, 現在, 不少新入門的釣友, 常常去關心別人使用什麼餌料, 卻很少去觀摩人家怎樣開餌, 或者說, 主觀地以一種餌料的狀態去面對各種魚, 結果釣的一頭霧水而不知其所以然。

我在釣鯉魚的時候, 餌料狀態相對於釣鯽魚的狀態體現出的是:比重偏大、餌料的顆粒含量稍多, 不追求過分霧化, 持鉤時間較長, 這樣的狀態較適應鯉魚在底部慢速拱食的習性, 適當的顆粒可以留的住鯉魚, 避免鯉魚進窩無實在餌料可吃快速離開的結果,增加上鉤的機會。

在釣鯽魚或翹嘴及鯿魚時候,我的餌料狀態又追求細膩、霧化、柔軟、比重適中,或根據魚的泳層選用輕比重的餌料,這樣的餌料入水後呈膨松柔軟的狀態,散化較快注重誘魚,對魚有很好的適口性,在使用拉餌的時候,更體現了餌料的適口性,提高魚的吸餌速度。

四、餌料色澤的優選

魚類對食物的顏色是敏感的。通過自己長期的垂釣和與釣友的交流中得出,鯽魚、鯉魚、鯿魚等耐寒魚類,對白、黃、紅三色是最為敏感,這從專業的魚餌廠家開發的餌料色澤上也能看出,大部分的餌料是這三種顏色。冬季裡由於水體裡浮游生物、小魚、小蝦減少了活動量使水質變清,水中能見度增強,給魚類的覓食在視覺上提供了便利,也同時給餌料發揮色澤效果起到了促進作用。

我長期堅持冬釣,在餌料色澤效果方面,我感覺餌料除了儘量選用紅、黃色以外,還要體現出餌料的鮮、亮效果,特別是在冬季的清水水域裡。有這樣的例子:我們冬釣的商品餌料裡,有不少的餌料是紅色的,特別是有些廠家開發出的以紅蟲粉為主的餌料,開餌後也能聞出濃烈的紅蟲味道,但在同等條件下常釣不出單用活體紅蟲的好效果。

分析原因,我認為效果差別的原因主要在餌料的鮮亮程度上,仔細觀察你會發現,開出的紅色餌團與紅蟲活體比較(特別是鮮活的公紅蟲),餌團沒有活體紅蟲的鮮、亮度高,這樣勢必會降低在水體裡的穿透力,一是不宜被遠距離魚群發現,二是降低了刺激魚覓食的效果。由此看出,餌料的色澤及鮮亮程度,是選擇、使用餌料時候不可輕視的一面。

五、誘餌用量把握

在野外垂釣中,把握誘餌用量及準確度的主要因素,是垂釣物件魚的大小和密度,環境水體小雜魚的密度。一般地,魚大、水大、雜魚多,誘餌用量宜大,而且要有適量不會快速化散的粗顆粒誘餌。除了以上魚情,做窩投餌時要充分考慮風向、水流和水底的坡度,把誘餌投准。緩流的河道,誘餌最好用顆粒類的誘餌,如麝香米和酒米。

台釣在緩流中的做窩方式最好在釣餌中添加麝香小米類,以形成固定的底窩。而在大水面的水庫,無風時會因水庫放水造成水流,也有可能因為大風造成逆向的水流。緩流中做窩時可在餌料中添加酒泡小米。鑒於這些原因,如果不能預見到誘餌到達水底時的狀態,最好把誘餌包在鉤子上投餌下水。在斜坡處和流水出打窩則需要向流水的上游方向打提前量,並且要防止圓形餌團在陡坡中滾動落入深水中。

結語:上面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冬季釣魚餌料的製作文章,小夥伴們知道怎樣自己製作釣魚餌料了吧,釣魚餌料對冬季釣魚的成敗有著很大的作用哦,愛釣魚的小夥伴們快一起來學習下吧。希望小編的文章對大家有所幫助。

避免鯉魚進窩無實在餌料可吃快速離開的結果,增加上鉤的機會。

在釣鯽魚或翹嘴及鯿魚時候,我的餌料狀態又追求細膩、霧化、柔軟、比重適中,或根據魚的泳層選用輕比重的餌料,這樣的餌料入水後呈膨松柔軟的狀態,散化較快注重誘魚,對魚有很好的適口性,在使用拉餌的時候,更體現了餌料的適口性,提高魚的吸餌速度。

四、餌料色澤的優選

魚類對食物的顏色是敏感的。通過自己長期的垂釣和與釣友的交流中得出,鯽魚、鯉魚、鯿魚等耐寒魚類,對白、黃、紅三色是最為敏感,這從專業的魚餌廠家開發的餌料色澤上也能看出,大部分的餌料是這三種顏色。冬季裡由於水體裡浮游生物、小魚、小蝦減少了活動量使水質變清,水中能見度增強,給魚類的覓食在視覺上提供了便利,也同時給餌料發揮色澤效果起到了促進作用。

我長期堅持冬釣,在餌料色澤效果方面,我感覺餌料除了儘量選用紅、黃色以外,還要體現出餌料的鮮、亮效果,特別是在冬季的清水水域裡。有這樣的例子:我們冬釣的商品餌料裡,有不少的餌料是紅色的,特別是有些廠家開發出的以紅蟲粉為主的餌料,開餌後也能聞出濃烈的紅蟲味道,但在同等條件下常釣不出單用活體紅蟲的好效果。

分析原因,我認為效果差別的原因主要在餌料的鮮亮程度上,仔細觀察你會發現,開出的紅色餌團與紅蟲活體比較(特別是鮮活的公紅蟲),餌團沒有活體紅蟲的鮮、亮度高,這樣勢必會降低在水體裡的穿透力,一是不宜被遠距離魚群發現,二是降低了刺激魚覓食的效果。由此看出,餌料的色澤及鮮亮程度,是選擇、使用餌料時候不可輕視的一面。

五、誘餌用量把握

在野外垂釣中,把握誘餌用量及準確度的主要因素,是垂釣物件魚的大小和密度,環境水體小雜魚的密度。一般地,魚大、水大、雜魚多,誘餌用量宜大,而且要有適量不會快速化散的粗顆粒誘餌。除了以上魚情,做窩投餌時要充分考慮風向、水流和水底的坡度,把誘餌投准。緩流的河道,誘餌最好用顆粒類的誘餌,如麝香米和酒米。

台釣在緩流中的做窩方式最好在釣餌中添加麝香小米類,以形成固定的底窩。而在大水面的水庫,無風時會因水庫放水造成水流,也有可能因為大風造成逆向的水流。緩流中做窩時可在餌料中添加酒泡小米。鑒於這些原因,如果不能預見到誘餌到達水底時的狀態,最好把誘餌包在鉤子上投餌下水。在斜坡處和流水出打窩則需要向流水的上游方向打提前量,並且要防止圓形餌團在陡坡中滾動落入深水中。

結語:上面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冬季釣魚餌料的製作文章,小夥伴們知道怎樣自己製作釣魚餌料了吧,釣魚餌料對冬季釣魚的成敗有著很大的作用哦,愛釣魚的小夥伴們快一起來學習下吧。希望小編的文章對大家有所幫助。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