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 不少人會出現口乾舌燥、口腔潰瘍、小便赤黃、大便幹結等“上火”現象。 《黃帝內經》指出:“南方生熱, 熱生火, 而火熱主夏, 內應於心。 ”因此, 在夏季我們要掌握一些防暑技巧, 從而達到除去心火、調養身心的效果。
甯心靜神消暑氣
在精神調養方面, 《黃帝內經》強調, 夏季“更宜調息淨心, 常如冰雪在心, 炎熱亦於吾心少減。 不可以熱為熱, 更生熱矣”。 因此也有人說, “夏三月, 欲安其神者, 應澄和心神, 外絕聲色, 內薄滋味, 可以居高, 朗遠眺望, 早臥早起, 無厭於日, 順于正陽, 以消暑氣。 ”可見在炎炎夏季, 做到甯心靜神尤為重要,
苦味食物瀉心火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 夏季去火也是相同的道理。 中醫認為, 四季、五味與人體臟腑是一一對應的。 夏季少量食苦, 苦味入心, 可瀉心火。 苦味食物, 蔬菜有苦瓜、萵筍、生菜、茴香、蘿蔔葉、苦菜等;水果有杏、柚、柑橘、蘆薈等;飲料有苦丁茶、苦蕎茶等。
但是, 苦味食品並不是人人適宜。 中醫認為, 苦寒傷胃, 脾胃虛寒的人不宜過食苦味食品, 否則容易引起噁心嘔吐、腹瀉等不良後果。 而且, 苦味之品容易化燥傷陰, 損傷人體陰液, 陰虛體質的人要少食。
按摩拍打安心神
按摩穴位也能起到清心火、安心神的效果。 如頭部的神庭、百會和太陽穴, 手上的合穀穴以及腳背上的太沖穴,
同樣, 拍腋窩也可解熱去火。 腋窩有極泉穴, 位於腋窩頂點有脈搏的地方。 方法是:左手上舉, 手掌向上, 用右手手掌拍打左腋下;再上提右手, 用左手拍打右腋下, 每次拍打30~50次, 共5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