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機行者或老參們色身內氣沒有進展, 已好幾個月或好幾年, 未見有成就, 就要多練習瑜珈, 現在來練瑜珈。 一般而言, 瑜珈師可以潛在水中好幾個小時, 他不用呼吸, 這就是寶瓶氣的作用, 我們引用這個道理, 來練不呼吸的寶瓶氣法。 打坐要能精進, 和丹田內氣、蘊氣是有很大關係的。
一、丹田納氣後練寶瓶氣
現在以單盤或雙盤都可以, 自然安坐就好, 開始的時候, 用鼻子吸一口氣, 小腹自然微凸, 然後閉氣。
心先觀想著丹田, 閉氣後要保持閉氣的狀況, 能忍受多久就忍受多久。
在忍受到最極限時, 心告訴自己:把眉頭放開,
因為我們的體性, 本來是不執著這色身的, 不執著的話, 就能超越我們的體能極限, 當感覺到閉氣閉得不能再閉時, 記住要把全身放鬆, 把身體放開, 把皺眉頭的心放開。
老參從開頭就不會去守這色身的, 氣閉住後, 隨時間的過去, 自然的在閉氣中, 這是正確的做法。
才開始學打坐的同學沒經驗, 開始也許是30秒、40秒就忍不住了, 這時要把自己的心、身放開、放鬆, 心一放鬆, 反而會覺得坦然, 確實可以再忍耐一下子的!若真的受不了時, 就偷偷的吸一點點氣, 然後再繼續閉氣。
這類似於寶瓶氣功法, 由丹田發起的氣, 慢慢會充滿整個色身的。
剛一開始發動時, 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 若覺得丹田比較輕鬆, 比較空洞就是好現象。 行法時要注意身體放鬆, 忍受的心把它拋開, 全身放鬆, 把裡頭能覺知的心放開, 不執此色身, 緊皺眉頭的心也要鬆開, 如此身體才會舒服, 也可以再忍受下去。 如果連30下(木魚聲)都沒辦法忍受的話, 表示丹田沒有氣機, 還差太多;若可以忍200下以上時, 你是很有可觀的成就。
二、丹田小腹氣吐盡後練寶瓶氣
先把丹田的氣吐光, 應在氣吸滿後再把氣吐光, 小腹慢慢的往內縮進去。
小腹縮到最裡(靠背)時就閉氣, 心仍應觀想著小腹, 心系緣在小腹。
隨著木魚的聲音, 時間一秒一秒地過去, 在閉氣之間, 丹田有成形的人, 小腹部位會慢慢擴張, 擴張到身體小腹像充滿了氣一樣, 亦即有如自己吸滿空氣一樣。
這是什麽現象呢?沒有呼吸怎麽會有氣脹滿呢?什麽東西使丹田膨脹氣呢?是從內在的真氣誘導而入丹田, 才會感覺身體小腹充滿著內氣。
丹田不是靠外來的空氣來充滿, 而是靠身體裡面本就有的真氣, 真氣聚集在丹田時, 小腹就會脹滿。 人的皮膚也會呼吸, 也會進氣, 所以在運用寶瓶氣時,
如果能夠在木魚敲完時, 小腹就已脹滿真氣, 那表示你的丹田已經成形、出現了。
若行法時, 閉氣閉到不能再忍受時, 要記得放鬆, 放開那個執取身體的覺知心。
若內氣要通過喉嚨時會誘發咳嗽, 但儘量不要讓它咳出來, 真氣才會順利地通過喉嚨部位的「十二重樓」, 若讓其咳出來時, 真氣就會岔掉了。
如果做完功法, 頭部很脹, 表示丹田的真氣已經擴充到頭部了。 最後要化解掉頭內多餘的真氣。
如此重複上述功法, 練習3、4次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