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青少年應謹惕的兩種糖尿病

青春期因為遺傳及環境等因素均可導致1型和2型糖尿病的發生, 同時因為體內各種激素及代謝發生急劇變化, 生理、心理變化亦隨之發生, 這一系列的變化干擾了胰島素的正常作用, 同時生長發育期的飲食調節特點以及性激素與胰島素相拮抗、青春期情緒多變等諸多因素使血糖變得更加不穩定, 難以控制, 如不加以重視, 各種急慢性併發症出現, 將嚴重影響患兒的生存品質以至危及生命。

青春期1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

青春期1型糖尿病因病情不穩定, 治療中易出現低血糖, 尤其發生在劇烈活動、情緒不佳或延誤進食時。

嚴重低血糖可導致意識障礙、昏迷, 甚至可發生抽搐, 由此而造成外傷, 並可影響兒童的智力發育。 低血糖對腦組織發育的負面影響是較嚴重的, 有嚴重低血糖發生的糖尿病患兒中, 80%患兒會出現永久性腦電生理異常。 因此低血糖的風險必須被充分認識, 嚴密監測血糖, 注意及時調整胰島素用量, 做好飲食配合, 隨身攜帶糖果和餅乾。 當血糖控制不佳、胰島素劑量不足或突然無故停藥和飲食失調, 則會引發酮症酸中毒, 這在青春期1型糖尿病患者中非常多見, 是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發現患兒有煩渴、脫水、精神萎靡或呼吸有特殊酮味、血壓下降、意識不清或昏迷的症狀, 要儘快送往就近醫院救治。
在慢性併發症方面, 目前已證實了在青春期開始以後的糖尿病微血管病變的發生與血糖控制之間有一定的關係。 據研究顯示, 青春期高血糖所引起的微血管併發症發生率較高, 且損害比非青春期嚴重得多。 因此病程5年以上、處於青春期的患者, 尤其是女性更應注意腎臟和眼底的篩查, 至少每年1次由有豐富經驗的眼科專家做眼底檢查, 以早期發現和治療糖尿病微血管併發症。 由於1型糖尿病患兒的尿糖與血糖相符率較高, 所以可以用監測尿糖的方法來觀察病情的變化, 但如果糖尿病腎病已經發生則尿糖就不能反映血糖的情況。

青春期1型糖尿病占大多數, 由於遺傳易感性、免疫性損傷、藥物及化學物等因素,

患兒胰島β細胞受損, 胰島素分泌嚴重缺乏導致高血糖或呈酮症。 臨床上起病較急, 可有明顯的多尿、多飲、多食和體重減輕。 青春期的1型糖尿病患兒體重一般低於標準體重, 又正在生長發育期, 飲食治療的原則應該在酌情增加總熱量、食物成分中適量增加蛋白質和脂肪比例、規則的餐次安排等措施的基礎上, 配合胰島素的治療, 有利於控制高血糖和防止低血糖的發生。 體育鍛煉宜在餐後進行, 運動量不宜過大, 持續時間不宜過長, 並予餐前在腹部皮下注射胰島素, 使運動時不會過多增加胰島素吸收速度, 以避免運動後的低血糖反應。 治療以胰島素替代療法為主, 且胰島素治療常是終身性的。
近年來提出的強化胰島素治療可以明顯降低1型糖尿病患兒併發症的發生率。 它主要指多成分胰島素和多次皮下注射, 使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 研究發現, 女孩對胰島素的耐藥性明顯高於男孩, 故在相同的青春期發育階段, 1型糖尿病女孩患者常較男孩需要更多的胰島素。

青春期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

青春期2型糖尿病出現微血管和大血管病變比成年發病者更早, 故除了降糖治療, 還應定期檢查血壓、血脂、眼底, 篩查微量白蛋白尿等, 對併發高血壓的患者, 必須嚴格控制血壓。 對脂代謝異常的患者, 在控制體重、改善糖代謝水準的基礎上使用降脂藥。

初診時使用胰島素的患兒, 在有效控制高血糖後也可加用二甲雙胍以減少胰島素用量。

但應嚴格注意其禁忌證, 當出現血糖控制惡化的趨勢以及急、慢性併發症時應立即改為胰島素治療。 另外胰島素增敏劑可增強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反應, 降低胰島素抵抗, 雖然目前沒有在兒童中推薦使用, 但已有許多專家進行此方面的研究。 在急性代謝失調、長期高血糖產生高糖毒性導致周圍組織胰島素抵抗, 或分型較困難時, 胰島素是治療的首選藥物, 以利於胰島β細胞功能的儘快恢復和胰島素抵抗的改善。

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水準的提高, 飲食結構改變、體力活動減少和肥胖兒童增多, 青春期2型糖尿病發病率明顯上升。 第65屆美國糖尿病學會年會上指出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為11。 5%,確診時平均年齡(12。8±3)歲。肥胖在青春期2型糖尿病的發生、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診斷青春期2型糖尿病時有85%是超重或肥胖者,並且呈典型的中心性肥胖。中心性肥胖導致胰島素抵抗和高胰島素血症,引起血糖利用障礙和胰島β細胞損傷,隨著病程的進展,最終發生2型糖尿病。此外,生長激素和性激素等升糖激素也是青春期胰島素抵抗形成中重要的參與因素,他們與胰島素相互拮抗,使胰島素的作用大打折扣。

青春期2型糖尿病的患兒多數起病緩慢,病情相對較輕,缺乏或僅有輕微的多尿、煩渴,肥胖患兒起病後體重也會減輕,可同時存在高血壓和脂代謝紊亂,或伴有黑棘皮病的發生。青春期的2型糖尿病患兒體重一般高於標準體重,雖然也正在生長發育期,但飲食治療的原則應該嚴格控制總熱量、食物成分中適當提高碳水化物的攝入量而減少蛋白質和脂肪比例、降低膽固醇及脂肪,維持低的血糖水準,提高周圍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體育鍛煉宜根據性別、年齡、運動習慣和愛好等選擇合適的運動,運動方式和運動量的選擇應該個體化,有利於減輕體重、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改善血糖和脂代謝紊亂。一部分青春期2型糖尿病患兒通過飲食和體育鍛煉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對新診斷的青春期2型糖尿病患兒仍主張使用胰島素治療,據報導有30%~40%的患兒在胰島素治療6個月後胰島β細胞功能可以明顯改善甚至恢復。但也有主張對肥胖的青春期2型糖尿病患兒首選二甲雙胍治療,二甲雙胍增強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抑制肝臟糖異生,減少腸道葡萄糖的吸收,增強周圍組織對葡萄糖的轉運、利用和氧化,能有效降低總體血糖水準及糖化血紅蛋白,沒有發生低血糖的危險,而且還能減低體重或至少保持體重穩定,並且不影響自身胰島素分泌,同時還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如二甲雙胍單一治療經過1~3個月仍不能奏效,可聯合胰島素治療。

5%,確診時平均年齡(12。8±3)歲。肥胖在青春期2型糖尿病的發生、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診斷青春期2型糖尿病時有85%是超重或肥胖者,並且呈典型的中心性肥胖。中心性肥胖導致胰島素抵抗和高胰島素血症,引起血糖利用障礙和胰島β細胞損傷,隨著病程的進展,最終發生2型糖尿病。此外,生長激素和性激素等升糖激素也是青春期胰島素抵抗形成中重要的參與因素,他們與胰島素相互拮抗,使胰島素的作用大打折扣。

青春期2型糖尿病的患兒多數起病緩慢,病情相對較輕,缺乏或僅有輕微的多尿、煩渴,肥胖患兒起病後體重也會減輕,可同時存在高血壓和脂代謝紊亂,或伴有黑棘皮病的發生。青春期的2型糖尿病患兒體重一般高於標準體重,雖然也正在生長發育期,但飲食治療的原則應該嚴格控制總熱量、食物成分中適當提高碳水化物的攝入量而減少蛋白質和脂肪比例、降低膽固醇及脂肪,維持低的血糖水準,提高周圍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體育鍛煉宜根據性別、年齡、運動習慣和愛好等選擇合適的運動,運動方式和運動量的選擇應該個體化,有利於減輕體重、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改善血糖和脂代謝紊亂。一部分青春期2型糖尿病患兒通過飲食和體育鍛煉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對新診斷的青春期2型糖尿病患兒仍主張使用胰島素治療,據報導有30%~40%的患兒在胰島素治療6個月後胰島β細胞功能可以明顯改善甚至恢復。但也有主張對肥胖的青春期2型糖尿病患兒首選二甲雙胍治療,二甲雙胍增強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抑制肝臟糖異生,減少腸道葡萄糖的吸收,增強周圍組織對葡萄糖的轉運、利用和氧化,能有效降低總體血糖水準及糖化血紅蛋白,沒有發生低血糖的危險,而且還能減低體重或至少保持體重穩定,並且不影響自身胰島素分泌,同時還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如二甲雙胍單一治療經過1~3個月仍不能奏效,可聯合胰島素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