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動作次數太頻繁竟誘發抑鬱

明鏡可以正衣冠, 但照鏡太久, 可就會產生焦慮現象!英國精神醫學研究機構日前發現, 若人們照鏡子的次數太過頻繁, 或每次照鏡的時間, 超過10分鐘以上, 就會對自我形象開始產生焦慮, 嚴重的話甚至會出現抑鬱傾向。

根據《每日郵報》報導, 英國研究人員找來25名身體畸形焦慮症(BDD)的患者, 以及25名的健康人士來進行對照實驗, 發現BDD患者對自己有某部份的相貌、身形缺憾, 有著不理性的焦慮, 而照鏡的時間越久, 就越容易對自己的外型感到不滿。 但沒想到健康的人, 雖然剛開始自我觀感良好, 卻在10分鐘過後,

開始也產生自我不滿、厭惡的感覺。

心理權威安德魯希爾表示, 通常人們照鏡子不會花很多時間, 也不會仔細分析自己身體的形象, 一般只會留意自己滿意的部分而已;但是BDD患者就因為太在意自己的形 象, 通常照鏡子的時間更久, 自我審查也比較嚴苛;其實就連健康人士, 長時間對著鏡子看, 也會開始注意到身體不完美的地方, 開始產生焦慮。

延伸閱讀:如何預防抑鬱症的發生?

1、及時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除了重視自我調節外, 還應積極取得家庭、學校和社會的支持, 爭取親朋好友的説明, 心理負荷較重, 自己不易調節時, 應及時尋求心理諮詢的幫助。

2、積極參加各類實踐活動。 鍛煉自己, 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豐富經驗,

從而促進心理健康。 預防抑鬱症還應加強體育鍛煉, 增強意志力, 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豐富業餘文化生活等。

3、抑鬱症的預防還應自覺學習心理衛生知識。 可通過心理衛生課或講座, 通過閱讀心理衛生書刊等途徑接受心理衛生教育, 並把知識運用於自己的生活、學習、工作中去。 提高自己的耐受挫折的能力, 努力保持心理健康, 從而能很好的預防抑鬱症。

4、增強自我心理調節。 自我心理調節包括調整認知結構, 完善自我意識, 塑造健全人格, 抑鬱症的預防還要學會情緒控制, 提高適應能力, 掌握自我調節的方法, 例如:寫日記、傾訴、運動、轉移等。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