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吸收現代科技成果 完善中醫理論體系

中醫根源于樸素的辯證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其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是經過數千年的臨床實踐探索出來的。 在漫長的發展歷史中, 經過了由實踐上升到理論, 再由理論指導實踐的反復迴圈過程;在傳承創新中始終堅持了吸納利用科學技術成果, 並不斷與時俱進, 才發展成為了長久不衰的中醫科學, 被稱為當今國粹, 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但是, 在當今世界西醫發展突飛猛進的時代, 存在現代醫技檢查結果是西醫獨家享用還是中西醫公共並用的嚴重分歧, 成為了阻礙中醫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筆者認為應當充分吸收利用現代醫技檢查結果, 不斷完善中醫理論體系, 傳承創新發展中醫, 服務于人類。

現代醫技檢查技術的優勢及作用

現代醫技檢查手段, 是集物理、光學、化學、自然、生物等學科技術的集合形成的檢查技術, 廣泛用於醫學領域。 通過現代醫技檢查技術得出的結果, 大大地提高了診斷水準。 比如, 通過B超檢查, 能診察到人體內肝、膽、脾、腎、子宮、輸尿管、盆腔等多個臟器的疾病。 通過CT、核磁共振檢查, 能診察到全身體內各臟器、骨骼、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等疾病, 沒有這些先進技術的優勢及作用, 明確診斷是比較困難的。 醫技檢查技術越多越仔細, 技術越強診斷水準就越高, 就越能為人類服務, 這是無可非議的事實。

西醫的發展史只有幾百年, 發展突飛猛進, 遠遠強大于中醫, 不得不承認是其充分吸收利用了現代醫技檢查技術, 並與時俱進, 不斷創新的結果。 在這種局面下, 一旦提起現代醫技檢查技術都認為是西醫的, 唯西醫獨家享用而中醫不能吸收利用, 包括中醫人員也這麼認為, 中醫只能用傳統醫學技術, 如果吸收利用了現代醫技檢查技術就是變了味的中醫, 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嚴重制約了中醫的發展, 使中醫發展停滯不前, 甚至是倒退。 造成這種局面的重要原因是對現代醫技檢查技術的認識存在誤區, 沒有認識到現代醫技檢查技術是人類在社會發展中取得的科技成果, 是多個學科技術的集合, 是中西醫應該共同享用的資源,

就好比電、火、輪船、飛機等等一樣, 並非某個學科, 某個人群, 某個地區甚至是某個國家所享有, 它是人類共同的財富, 不管用於哪個學科和領域, 都應該為人類服務。

走出中醫不吸收利用現代醫技檢查結果的誤區

回憶中醫發展歷史過程中, 有無數醫家在不斷吸收利用各種新知識、新技術, 不斷發展中醫理論。 比如, 戰國時期著名醫家扁鵲為蔡桓公治病時曰:“疾在腠理, 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 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 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 司命之所屬, 無奈何也。 今在骨髓, 臣是以無請也。 ”啟示後人要充分吸收利用先進醫技檢查技術儘快及早診斷和治療人體內臟器官的病變, 以免延誤病情;戰國時代華佗發明的“麻沸散”,

開創了世界麻醉藥物的先例, 使患者以酒服下, 失去知覺, 再剖開腹腔, 割除潰瘍, 洗滌腐穢, 用桑皮線縫合, 塗上神膏, 四五日除痛, 一月間康復, 比歐美全身麻醉外科手術的記錄早一千六百餘年, 為外科學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清朝時代張錫純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創建的“表裡分消湯”用麻黃3錢, 生石膏6錢, 滑石6錢, 西藥阿斯匹林1片治療水臌, 氣臌。 “至用西藥阿斯匹林者, 因患此證者, 其肌膚為水錮閉, 汗原不易發透, 多用麻黃又恐其性熱耗陰, 阿斯匹林善發汗, 又善清熱, 故可用為麻黃之佐使, 且其原質存于楊柳皮液中, 原與中藥並用無礙也”, 打開了洋為中用, 西為中用的辨證論治發展思路。 古人如此接受新技術、新知識、新成果,
當今世人有什麼理由不吸收利用現代科技知識, 不採用現代醫技檢查技術呢?

鄧小平關於市場經濟的理論觀, 完全可以開闊大家的視野。 鄧小平指出:“為什麼一談市場就說是資本主義, 只有計劃才是社會主義呢?計畫和市場都是方法嘛。 只要對發展生產力有好處, 就可以利用。 它為社會主義服務, 就是社會主義的;為資本主義服務, 就是資本主義的”。 充分說明現代醫技檢查技術如果被西醫利用, 那就成為西醫的技術;如果被中醫利用, 那就成為中醫的技術, 不是一家所獨有, 應當運用於各個學科和領域。 不吸收利用科學技術的學科本身就不具有科學性, 就經不起歷史的檢驗。

現代醫技檢查是中醫望診的延伸和補充

中醫診斷以望、聞、問、切為基本診察手段,尤以望診為先,戰國時期扁鵲為蔡桓公治病,除彰顯了扁鵲高超的望診水準外,更重要的是提示了要儘量儘快通過望診診察人體內外病變,而肉眼只能診察人體表面和體內現於表面的現象,許多體內病變無法辨認,隨著醫學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B超、X線、胃鏡、喉鏡、CT、核磁共振等等技術在不斷地延伸、充實望診內涵,彌補望診的不足,為診斷疾病提供了科學的依據。西醫抓住了這一要害,診斷更準確,治療更得當,挽救了無數的生命,同時得到很快的發展。中醫缺乏認識,把這些醫技檢查結果不但不作為望診延伸和補充的內涵,還將其作為了中醫與西醫區別的標誌,是純中醫的則棄之不用。必須充分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將現代醫技檢查作為中醫望診的延伸和補充內涵,充分吸收利用,彌補中醫診斷的缺陷。

為此,筆者認為應當在中醫基本理論指導下,吸收利用現代醫技檢查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部分到全面,應當收集、歸納、整理,形成行業規範,納入教科書中,融入中醫理論體系,並與時俱進,不斷創新,讓中醫走向世界,提高為人類健康服務的能力。

中醫診斷以望、聞、問、切為基本診察手段,尤以望診為先,戰國時期扁鵲為蔡桓公治病,除彰顯了扁鵲高超的望診水準外,更重要的是提示了要儘量儘快通過望診診察人體內外病變,而肉眼只能診察人體表面和體內現於表面的現象,許多體內病變無法辨認,隨著醫學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B超、X線、胃鏡、喉鏡、CT、核磁共振等等技術在不斷地延伸、充實望診內涵,彌補望診的不足,為診斷疾病提供了科學的依據。西醫抓住了這一要害,診斷更準確,治療更得當,挽救了無數的生命,同時得到很快的發展。中醫缺乏認識,把這些醫技檢查結果不但不作為望診延伸和補充的內涵,還將其作為了中醫與西醫區別的標誌,是純中醫的則棄之不用。必須充分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將現代醫技檢查作為中醫望診的延伸和補充內涵,充分吸收利用,彌補中醫診斷的缺陷。

為此,筆者認為應當在中醫基本理論指導下,吸收利用現代醫技檢查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部分到全面,應當收集、歸納、整理,形成行業規範,納入教科書中,融入中醫理論體系,並與時俱進,不斷創新,讓中醫走向世界,提高為人類健康服務的能力。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