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站姿練習中, 很多人會面臨沒有平衡感, 很能穩定自己等問題, 那麼怎麼才能改善這個問題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瞭解一下, 以便更好的結合瑜伽視頻教程進行學習。
站姿的特定原理
1、放鬆
放鬆能夠讓我們更好的關注到自己的腳部, 體會到腳部因為瑜伽動作練習而得到的感受。 在進行落地的動作練習時, 更是能夠清晰的感覺到力量的運作, 能量從我們腳部經過然後反彈到軀幹。
2、以脊柱中立開始練習
脊柱中立位, 可以培養腰大肌和斜方肌的功能關係, 過程中可以仔細觀察這兩個部位。
3、從平衡、承重的骨盆開始
如果要讓上半身的重量能恰當的轉移到下半身, 骨盆就需要保持平衡。 倘若上半身的重量經過頭、勁、胸廓和脊柱, 然後貫穿髖臼、腿、膝和腳的轉移是不恰當的, 那麼身體其他部位將會給予補償以糾正骨盆的失衡。 骨盆的平衡來源於脊柱、胸廓、骨盆和股骨之間的幾組肌肉的相互作用, 即腹直肌和腹斜肌;腰方肌;豎脊肌;腰大肌;髖外旋肌;膕旁肌;股四頭肌;髖外展肌;髖內收肌;腳部肌肉。
4、感受腳的穩固和柔韌
足弓是人體直立、行走及負重時的裝置, 其彈性能緩衝地面對身體所產生的震盪, 同時還有保護足底血管、神經免受壓迫的作用。 當足弓的結構發育不良或受損, 可引起足弓塌陷, 導致扁平足。
站姿瑜伽的八條主要運動原理
1、謹記少就是多。
2、脊柱生開始運動。
3、要運動脊柱就要和大關節運動結合
4、放鬆可以由調息和連結而達到。
5、在自己適應的範圍內活動關節。
6、要懂得放鬆和復原。
7、不要勉強自己。 瑜伽的練習從來不需要你做到多麼完美的狀態, 只需要你能夠做到自己的極限位置就可以。 盲目的去挑戰高難度,
8、通過呼吸和加強收束的配合來建立穩定性。
每個瑜伽體式注意這幾點
1.骨骼的正確排列
即骨骼的排列不違反生理解剖學。
2.方向感
即在骨骼正確排列的前提下, 身體按照瑜伽體式的目的在舒適的範圍內去適當伸展。
3.空間感
即身體在很舒適的伸展後, 身體內部及外部會有空間出現。
4.節奏感
當你真正能夠進入瑜伽的練習狀態之後, 你就能夠感知到自己的身體內部的一種節奏感, 從而掌握自己進行瑜伽練習的節奏感。 到了這個階段, 你會活得更美妙的瑜伽練習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