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易發生真菌感染
不穿襪跟腳氣有什麼影響呢?人的雙腳熱天容易出汗, 不穿襪子直接穿鞋, 尤其是穿塑膠涼鞋、旅遊鞋等透氣性不好的鞋, 會讓腳部皮膚直接浸泡在汗液裡, 而真菌在濕熱的環境裡極易生長, 就會發生腳部真菌感染
2、是引起皮膚角化和皮炎
腳與鞋經常直接接觸容易使腳後跟、腳趾等常與鞋接觸部位的角質層越長越厚, 增加了發生胼胝即“繭子”和“雞眼”的幾率。 此外, 一些人長時間光腳穿鞋走路, 腳背、腳趾等與鞋摩擦部位容易出現皮膚發紅、丘疹、起水皰等症狀,
3、增加外傷和感染幾率
光腳穿鞋使足部皮膚大量暴露在外, 常被碰傷或蚊蟲叮咬, 走路多了還會使腳磨出血泡;空氣中的病菌附著在皮膚上, 若皮膚有傷口還會引發感染。
4、皮膚直接受到陽光“烤灼”
陽光中的紫外線會刺激皮膚產生大量氧化自由基, 而破壞皮膚細胞組織, 加速黑色素生成, 使皮膚色素沉著、粗糙、失去彈性, 並使皮膚抵抗力降低。
5、受涼引起腳部疾患
腳的脂肪層薄、保溫差、供血差, 所以腳掌皮膚溫度低, 極易受涼。 一旦腳部受涼, 可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細血管收縮, 導致呼吸道抵抗力下降, 空氣中的病菌便會乘虛而入,
不能堅持用藥導致復發頻繁
腳氣是皮膚科常見病, 俗稱“香港腳”, 是由一類稱為“皮膚癬菌”的真菌引起的淺部真菌感染性皮膚病。 發病率居淺部真菌病首位。
近八成患者腳氣頻繁復發,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沒有規範用藥, 包括未使用正確的藥物治療腳氣, 或者未按照說明書足療程使用藥物, 從而導致造成腳氣的元兇真菌未被徹底清除, 遇到適宜的環境後重新生長繁殖, 使得腳氣症狀反復發作。
如何才能有效的治療腳氣, 預防復發呢?
1、選准藥物
腳氣是由真菌引起的, 治療時必須選抗真菌藥物, 而不能選擇激素類藥物。 用激素類藥物只能暫時緩解腳氣因真菌生長引起的瘙癢、紅腫等皮膚炎性症狀,
如何判斷殺菌藥和抑菌藥?
1)看有效成分
殺菌藥物的有效成分主要是丙烯胺類, 包括特比萘芬、萘替芬等。 抑菌藥物主要是咪唑類藥物, 包括酮康唑、咪康唑、聯苯苄唑等。 目前特比萘芬是國際上公認的抗真菌金標準, 是臨床治療皮膚癬菌病尤其是腳氣的首選藥物。
2)看療程長短
殺菌藥療程一般為1~2周,
2、用足療程
抗真菌藥物必須嚴格按照療程使用, 才能夠起到“殺真菌治腳氣”的效果。 很多腳氣患者使用抗真菌藥, 癢了才用, 不癢就停藥。 用藥療程不夠, 導致皮膚內的真菌沒有被徹底清除, 一旦環境適合, 真菌便會在皮膚內繼續生長繁殖, 腳氣症狀便會捲土重來, 復發不斷。
提醒:單用泡腳劑治不好腳氣
很多患者在治療腳氣時還有一種誤區, 認為使用泡腳劑就能治療腳氣, 其實, 這是一種誤解, 而且有的腳氣類型根本不能使用泡腳劑。
浸泡用藥方式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它所含的抗菌成分不能在腳上長期停留, 殺菌不徹底, 因此需要配合抗真菌乳膏使用。 另外, 泡腳劑的主要有效成分是起剝脫角質作用的,
腳氣預防小知識
1、養成每天洗腳的好習慣, 每天用開水燙襪子來殺死真菌, 不要與家人共用拖鞋或毛巾等。
2、夏日人們外出運動量增加, 建議穿上乾淨、乾爽、透氣性強的鞋, 不要穿品質差開膠斷底的鞋, 也不要穿著潮濕鞋和拖鞋外出。
3、鞋子的消毒是治療和預防腳氣復發的主要環節, 由於陽光不能殺死真菌, 普通的紫外線也不能殺滅真菌, 因此,建議患者使用抗真菌藥做成的噴劑來清潔鞋子或者具有安全保護設計的超短波紫外線裝置來清潔鞋子。
溫馨提示:腳氣除了會傳染自身其他部位皮膚,以及造成家庭間傳染外,還會引起丹毒、蜂窩組織炎或急性淋巴管炎等嚴重併發症。
因此,建議患者使用抗真菌藥做成的噴劑來清潔鞋子或者具有安全保護設計的超短波紫外線裝置來清潔鞋子。
溫馨提示:腳氣除了會傳染自身其他部位皮膚,以及造成家庭間傳染外,還會引起丹毒、蜂窩組織炎或急性淋巴管炎等嚴重併發症。